狼的这只签到底如何?
「The Mystery」Rashad McCants
by conan
他是美國權威雜誌運動畫刊在十一月的封面人物,伴隨照片的斗大標題清楚地描繪出外界對他的觀感:「謎樣男人:北卡的 Rashad McCants 會是全美最佳球員嗎?(Mystery Man:Will the Tar Heels’ Rashad McCants be the best player in the country?Or not?)」。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McCants 都是一個謎。
在球場上,只要他持球在手,就是敵隊頭痛的時刻,球評難以理解這個只有六呎四吋的球員如何成為最難阻止的進攻武器。
在球場下,他更是如同謎樣的符號,不管是球迷、媒體,甚至是北卡的教練與隊友,沒有人敢說自己真的瞭解他。
從 McCants 兩年多前挾帶全美高中最佳得分後衛評價進入北卡以來,他的公眾形象開始溶解變形:從一個熱情洋溢的鬥士轉換為冷熱無常的麻煩人物。
教練都跟他或多或少有過摩擦:北卡教練 Matt Doherty 因為 McCants 大一時的防守問題而處罰他至板凳,被認為是兩人種下心結並導致 Doherty 季後去職的原因之一﹔上季北卡新掌門 Roy Williams 因為 McCants 對 UNC-Wilimington 比賽時不願替隊友加油而將他趕入休息室,賽後兩人有一段情緒激昂的對話。
季前暑假,McCants 是爭議性的話題人物。在美青代表隊的集訓中,他是表現最好的球員,但執掌美青兵符的奧克拉合瑪教練 Sampson 卻將他剔除在最後的正式名單之外,無緣跟北卡隊友 Sean May 與威克森林控衛 Chris Paul 等頂尖好手一起捧回榮耀金牌。據說 McCants 集訓時不太跟隊友打交道,甚至一次球隊聚餐時在沒拿到自己想吃的菜後提前離席,很多代表隊成員在得知他沒有入選後都鬆了一口氣。
「McCants 是我們最好的射手。」美青教練 Sampson 事後這樣說:「他將來是 NBA 樂透選秀的好球員,但他最需要改進的,是他跟隊友的相處之道。」
開季前在記者對他的訪問中,McCants 脫口說出「在北卡打球如在監獄」,北卡教練 Roy Williams 看到報紙報導後氣得在球隊練習時把他趕出去:「我現在就可以讓你自由」,Roy 一直到看了整段媒體訪問錄影帶後才釋懷,發現報紙有斷章取義之嫌,而且 McCants 在訪問中還是有展現對新球季的期待與興奮。經過執教以來的種種摩擦,現在 Roy 跟 McCants 總算發展出互相尊重的關係,但那跟彼此理解還有一段距離。
對隊友而言也是。
有些時候,McCants 就跟其他人一樣,在休息室講笑話、聽音樂與討論比賽﹔但有些時候,他卻獨自靜默在一角。
在隊友眼中,他不是一個壞人,只是難以理解的謎。
但他是個優秀的球員。
McCants 是北卡史上新人總得分記錄的創造者,上季他以近五成命中率每場拿下二十分居聯盟之冠,現在大三的他如果願意在北卡打完四個球季,以他的得分效率預估,將超越所有北卡出類拔萃的前輩,如 Phil Ford、Vince Carter、Michael Jordan,成為北卡的總得分王。
能在不缺天分的北卡佔有一席之地,自然有真實本領。McCants 球技的特殊之處,在於他成功融合了飛人、力量者、射手的三重角色。
McCants 承繼了以出產鋒翼球員著稱的北卡飛人道統,有充滿爆發力的快速第一步,往往一個運球晃動就以類似 Carter 那種陽剛有勁道的動作將防守者甩掉,切入籃下後再以號稱近四十呎的垂直彈跳把球塞進籃框。有難以想像的進攻直覺,也喜歡在關鍵時刻出手,那身影在北卡迷眼中是如此熟悉:不管他的名字是 Michael Jordan、Jerry Stackhouse 還是 Vince Carter。
但以身材而言,McCants 卻跟過往身段均勻的北卡飛人不同,他的帳面身高只有六呎四,實際上可能更接近六呎三,以二號球員來說顯得小號,但他卻不是傳統印象中那種矮小刁鑽的類型,反而有像游泳選手那樣呈V字型的體格:上半身極其強壯,尤其是那雙滿佈肌肉的長臂,看起來十分有份量。因此在場上就像個小巨人,有時甚至能在低位背框單打比他高的選手,用頭部假動作配合強壯身材成功製造出手空間,高中時他甚至還打過中鋒,單挑擊敗現在波士頓賽爾提克隊的長人 Kendrick Perkins。
不過他的最大本錢,還是投射能力。
McCants 的投籃動作機制順暢完美,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出手投籃,還具備運球後起跳在空中調整出手姿勢的平衡感,過去他這方面的能力常被球迷忽略,但 McCants 其實高中時就被教練認為投射能力不在任何人之下,包括同期的純射手 J. J. Redick。上季 McCants 以超過四成的外線命中率在 ACC 聯盟居次,今年他把射程穩定擴充到 NBA 距離的三分線,讓防守者更為頭大,北卡也能善用他的射程拉開敵隊的防守陣式,目前 McCants 的三分命中率高達四成九。
北卡教練 Roy Williams 認為 McCants 的投射能力在全美可與任何人比肩,融合三重角色的進攻能力更是突出:「McCants 是我所教過得分能力最強的外圍球員。」,Roy 甚至將 McCants 比擬為過去在堪薩斯教過的 Paul Pierce(現波士頓賽爾提克),球評也拿 McCants 跟身高類似的 NBA 球員 Cuttino Mobley 相比。
對單一防守者而言,如果讓 McCants 拿到球就太遲了,因為他可以用多種方式得分:切入、跑快攻、底線偷襲、砍三分線、甚至低位背框單打比他矮小的球員,即使用犯規阻止他,他也有準確的罰球。McCants 在季初 Maui 邀請賽就以這種出色的全面性攻擊讓球評 Dick Vitale 認為他是全美最佳的動態得分者(dynamic scorer),十二月初北卡更靠著他精彩的進攻表現取勝另一籃球強權肯塔基,報了去年的一箭之仇,McCants 的聲勢漲到最高點,球評現在認為他會是全美年度球員的有力競爭者,跟威克森林的 Chris Paul 與依利諾的後場三重奏並列。
肯塔基派多人輪流伺候 McCants 都徒勞無功,其中一位失敗者 Bobby Perry 就說:「McCants 的優勢就是投射能力,而你必須尊敬這點。他可以跳起在你頭上投籃,或是用假動作騙過你切入。」
因此阻止 McCants 進攻的法門在於別讓他有快速的出手機會,Roy 也認為 McCants 威力最強的時刻在於隨接隨投或馬上用第一步切入,因為 McCants 的運球能力可以說是整體稍弱的一環,如果盤球過久常喪失契機,他的身高也讓他容易失去傳球視野,有時背框單打磨太久也容易失誤。
要不然只剩一個辦法,讓他自己打敗自己。
McCants 被認為是一個謎的原因就在於他的不可預測性,他的情緒起伏太大,很容易被環境影響,高興時可能會手舞足蹈甚至不小心失言,不爽時就冷若冰霜,這種特質就像是兩面刃,可能讓他成為優秀球員,卻也可能會毀了他,也是他跟媒體關係不好的原因之一。
筆者從 McCants 大一就開始觀看他的比賽,他也是我兩年前介紹新人世代(還包括 Melo、Redick、Dee Brown)的第一位球員,對照過去那個在場上熱情洋溢的初生之犢,我常對他的轉變感到惋惜。
一切可能起源於大一跟北卡教練 Doherty 的衝突,以兩人分道揚鑣後的發言來看,McCants 將 Doherty 處罰他防守態度的行為引伸為教練對他整體行為的不滿,Doherty 認為全隊王牌的 McCants 應該改進並作為全隊表率,McCants 覺得教練不喜歡他的風格,因此本來得分後興奮大叫的動作不見了,臉上的笑容消失了,而 Doherty 也無法讓 McCants 瞭解他的本意,造成最後 Doherty 被迫去職的結果。McCants 被認為是逼走教練的元兇,美國媒體對他並不友善,自尊心與防禦性極強的 McCants 從此更加封閉自己,後來才會出現 McCants 常拒絕媒體訪問的情形與許多發言風波。
McCants 高中教練的女兒,也是他的多年好友 Devan Allen 就說:「我想 Rashad 跟媒體的溝通有點問題。他並不是個壞人,但是他高不高興都寫在臉上,我想每個人都有情緒起伏的時候,Rashad 只是比任何我所認識的人情緒起伏的時候更多。」
上季跟 Roy Williams 的摩擦也是如此,McCants 又將教練處罰他的舉動加以衍伸,因此去年對上肯塔基的那場球,McCants 打得意興闌珊,根本不想跑位拿球,肯塔基球員只要用簡單的卡位就阻止住他的進攻,Roy 後來幾乎整個下半場都把他冰在板凳上。
你永遠無法預估下一場出現的是哪個他,是那個無人可擋的 Rashad 或是選擇消失的 McCants?
McCants 自言他是需要挑戰的人,因此他喜歡大場面球賽,許多球評認為他就像北卡眾多前輩一樣具備關鍵出手的逆轉能力,去年冠軍康大教練 Calhoun 就明白這點,因為上季康大就是拿 McCants 沒輒,被他一人拿下二十七分,包含倒數6.2秒的最後三分球,最後就以三分落敗。
McCants 這樣解釋他的哲學:「對我而言,每天、每次練習、每次比賽都必須找到新挑戰,大一我沒有這個問題,我只想震驚整個大學籃球界。但大二就不同,我在這個強隊中,挑戰就是必須把事情作得更正確。」
McCants 也對自己在眾人眼中的形象心知肚明,他因此在兩臂上各刺了一句英文刺青:「Born to be hated(為恨而生)」、「Dying to be loved(為愛而亡)」。
今年北卡被認為問鼎四強甚至冠軍的機會濃厚,其中跟 McCants 同屬團塊世代的另兩人各司其職:Raymond Felton 是北卡的組織指揮官、Sean May 是內線籃板的鞏固者,這兩人可說是北卡的基石。如果少了 Felton,北卡就會像開季爆冷敗給 Santa Clara 那樣離譜﹔如果沒有 May,北卡的禁區光靠超級新人 Marvin Williams 還是太過勉強,甚至本季大復活的大四球員 Jawad Williams 也在北卡二次快攻系統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 McCants 始終是北卡最閃亮的一顆星,北卡沒有他雖不會潰不成軍,但也會失去問鼎冠軍的關鍵人物。因此季前 McCants 的好哥們 Sean May 就跟 McCants 溝通,McCants 也答應會盡力去作,設定了「得分可以下降、但籃板要增多」的個人目標,他認為這樣對北卡更有幫助。
而北卡教練 Roy Williams 也慢慢跟 McCants 建立默契,對防禦心極重的 McCants 而言,如果你能花時間突破他的心防,就能獲得他全面的信任。
以今年又對上肯塔基的比賽來說,對手就發現 McCants 的空手走位要積極的多,也更融入團隊進攻,現在即使 McCants 偶爾失去進攻節奏,北卡也不會像上季那樣因為過於依賴 McCants 而失去競爭力,最近幾場球他得分不多,學長 Jawad Williams 暫時拿走隊伍得分王頭銜,但北卡依舊大勝,這在過去兩年的北卡是看不到的。
雖然他防守的技巧還是沒有什麼大進步,只能說是接近平均的防守者,也常因為犯規過早而影響進攻與上場時間,但在幾次轉播中,可以看出他至少又找回積極防守的態度。
以未來的發展而言,McCants 的身高並不出色,也不可能打控衛,只能擔任小號的得分後衛,這是他的天生劣勢,雖然有北卡一脈相傳的得分手直覺,但他的防守卻不行,除此之外他能否融入團隊打法也是個問題,在場上有時會出現不當的個人進攻決策,雖然這季已經有改進的跡象,但職業球隊整體高度的提升並不會讓 McCants 享有在北卡那樣擔任第一得分手的自由待遇。
過去也是六呎四身高的北卡得分好手 Forte 就是一個例子,在職業層級轉型控衛失敗,同時因為跟隊友的相處問題讓他被 NBA 捨棄,McCants 的爆發力與強壯身材都比只靠跑位後中距離跳投得分的 Forte 要全面的多,因此職業前途也較為樂觀,許多球評都認為 McCants 會是選秀會上的第一輪甚至樂透區人物,他的問題就剩下自己的防守技巧、心理調適,以及能否適應職業運動的團隊要求。
不管未來如何,現在的 McCants 已經跟北卡劃上了等號,如果順利的話,以後眾人印象中的北卡得分王不會是 Michael Jordan 或 Vince Carter。
而是這個難以理解的謎。
--
FROM 61.14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