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NBA Review : 芝加哥公牛隊:希望不只這一季豐收…
發表者 SteveLin 於 2005-08-09 19:50:00 (5494 人氣)
開季9連敗的公牛,竟然突生犄角變成人見人怕的「暴走牛」,以一次9連勝、一次6連勝、二次5連勝連本帶利地討了回來,並且打入自1997-98球季之後就不知為何物的季後賽,並以47勝35負、東區第四作收。我只能說:「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例行賽戰績:47勝35負,中央分區第二,東區第四
季後賽戰績:東區第一輪2:4遭華盛頓巫師隊淘汰
翻開球員名單一看,公牛2004-05球季的陣容除了走了一個Jamal Crawford、補進4隻菜鳥以外,「感覺上」並未有深具影響力的大變動,依舊像是這幾年來嫩到不行的「菲力牛排」,沒想到,這4隻小菜鳥卻為「後Jordan時代」的公牛隊帶來了無比的希望。
2004-05球季開季後,公牛隊看起來沒什麼「異樣」,一路輸球,大家也很習慣這樣的狀況,直到2004年11月24日擊敗爵士才拿下球季首勝,接下來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往後的72場例行賽,公牛隊彷彿突然開竅一般,勝多敗少,就算輸球也不會持續太久的低潮,最多只有3連敗;反倒是一贏球就狂贏不止,好像要把前幾年墊底的份一次討回來一樣。
教練依舊是Scott Skiles,陣中依舊有高中雙寶Tyson Chandler與Eddy Curry,搭配控球表現優異的二年級生Kirk Hinrich,以及帶來熱情與活力的四小牛:Luol Deng、Ben Gordon、Chris Duhon與Andres Nocioni,竟構成了近幾年來最牢不可破的完整陣容,說真的,當場讓所有專家眼鏡碎一地。
如果要探究其中原因,我只能故弄玄虛地找出一個抽象的答案:「化學效應」,白話一點就是「開竅」的意思,除此之外,我想破頭也想不出其他原因。
接著來看看個別球員的表現。
先看看4隻小公牛,這4個菜鳥中,因為位置重疊顧慮的關係,只有Deng跟Duhon比較固定在先發小前鋒與控球後衛的位置,Gordon與Nocioni則在板凳上提供火力,沒想到這4人都相當爭氣,無論是替補或先發都展現出不同於一般新人的氣勢、絲毫不見青澀;其中以Gordon表現最好,平均每場15.1分、三分命中率40.5%,一舉拿下最佳第六人的獎項,幾個決勝期的關鍵投籃得手,更為他奪得了「Bench Jordan」的美譽。
Gordon之外的其他3人也有守有為,該得分的好好得分、該助攻的專心助攻,每場聯手可為球隊貢獻約25分、14籃板、9助攻的成績,以新人的角度來說,真的沒有什麼好要求的了。
再來就是表面上不起眼,實際上可控球可得分的後衛Hinrich。很多人盛讚過這位白人後衛,甚至拿來與助攻王Stockton相比,也許這樣的比喻言之過早,但是才進NBA第二年的Hinrich,的確表現得出乎意料地好,15.7分、3.9籃板、6.4助攻,三分命中數與助攻總數全隊第一,假以時日就算不會成為下一個Stockton,也可望變成聯盟中的一級控球後衛,甚至「雙能衛」,尤其是他那不貪功又聰明的球風,更是將來成功的最大關鍵。
接著把同梯的高中雙寶Chandler與Curry一起談。這兩位2001年班的年輕球員,一直以來被冠上阿斗的形象,每年都被視為潛力股,但卻一直都打不出來,可以和巫師隊的Kwame Brown一起「桃園三結義」;但是上季雙雙開竅,Chandler回到板凳替補老將Antonio Davis,一上場就專心做苦工、抓籃板,除了平均籃板9.7個全隊最高、較2003-04球季多了2個以外,其他的統計數據也幾乎都全面上揚;Curry在隊友分攤掉許多禁區工作後,專心得分,平均得分來到生涯新高的16.1分,也是公牛隊最會得分的球員。頓時間,這兩位公牛寶寶不再像「莽漢」一般亂打一通,連帶地造成個人評價與球隊戰績雙贏的局面。
最後要談的就是2003年才來到芝加哥的公牛教頭Skiles,他2003年接下兵符以後,只帶了68場比賽,戰績為19勝47負。之前曾經聽文爺提過,Skiles現在採用的就是「10人輪替」的調度方式,看誰狀況好就多打,體力下滑就換下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公牛全隊有8人平均上場時間在25分鐘以上,共有11人出賽場次在60場以上,在這種輪替制度下,果真對團隊氣氛產生了正面的影響,Skiles才來一季多就有如此成績,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別忘了,前幾季公牛隊還是支不在東區墊底就該偷笑的球隊。
當然,這季看來再好不過的景況也存在著相當的隱憂,首先就是Curry在今年4月份開始,就因為心律不整沒有再上場過,他的身體狀況有多嚴重?會不會影響到他的職業生涯與公牛的未來?
第二,前文所提的球員當中,包括Chandler、Curry、Duhon在內共有5名球員將成為受限制的自由球員,另外還有4名替補成為自由球員,其他綠葉走了還沒關係,如果Chandler跟Curry皆沒留下來,那這季的榮景很有可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泡影。
最後,假設這批年輕的公牛隊員都能常在陣中,勢必會越來越進步,但是NBA球員就跟台灣的政客一樣,一旦嚐到甜頭,打出身手拿到肥約或是出了名,彼此之間能不能像這季一樣不分彼此地攜手奮鬥,又是一個大問號了。
身為公牛王朝球迷的我,即便經過了漫長的7年,才看到這支球隊東山再起、奮發向上,心中依舊感到振奮,度過了豐收的一季,也希望下一季能夠看到更猛的公牛、更好的前景。
--
FROM 21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