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马约翰杯篮球联赛竞赛规程
一、 比赛目的
为发扬"马约翰"精神,为推动我校群众性篮球运动的深入开展,提高篮球水平,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继承和发扬清华大学的优良体育传统,加强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和增进友谊,特举办2004学年度马约翰学生运动会"马约翰"杯篮球比赛。
二、 主办单位
本次比赛由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清华大学校团委主办
三、 赛制安排
本年度的男篮联赛,甲乙组的比赛分开进行。其中:
甲组包括12支队伍:电子,计算机,精仪,电机,土木建管,工物,化工,自动化,建筑,经管,生物,物理。
乙组包括20支队伍:材料,热能,微电子,传播,水电,汽车,美院,核研院, 数学,法学院,软件,公管,机械,继教,人文,医学院,力学,化学,环境,工业工程。
甲组共分为A、B两组,每组六支队伍,小组前四名出线进入八强;乙组共分为C、D、E、F四组,每组五支队伍,小组前两名出线进入八强。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赛,球队的名次排列按胜负记录的积分来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告负),弃权得0分。
淘汰赛阶段,甲乙组均进行交叉淘汰赛,包括1/4决赛、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和决赛,并排定前四名的名次。1/4决赛中,被冠军淘汰的队伍为第五,被亚军淘汰的队伍为第六,被第三名淘汰的队伍为第七,被第四名淘汰的队伍为第八。
最后由甲乙组冠军加赛一场争夺马杯。
女篮视报名队伍决定分组形式,初步决定分4个小组,小组前两名出线进入八强,积分方法和淘汰赛阶段赛程同男篮。
出线标准:
1、如果排列中两个队积分相同,则以两个队之间比赛的胜负关系来确定名次。
2、如果两个以上的队积分相同,则考虑相同的队之间的比赛的得失分率,即Z值。
3、如果Z值再次相同,则看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若再相同则抽签决定
4、得失分率总是用除法来计算的。
最后的冠亚军决赛甲乙组和女篮各设MVP一名,颁发奖品奖状。
四、 报名、队员资格和有关规则
1. 每个院系限报1支队伍,每队12人,其中队长一名,报名时需将系籍、姓名、学号一起报上,并将队长写在最前。
2. 请符合以下情况的队员在报名表备注栏中标明:队长,校各类代表队队员(并请标明具体代表队名称),研究生。
3. 比赛时尽量统一着装。
4. 每个院系需报裁判四名,最好非队员,并尽量有执法院系联赛决赛半决赛的经验,或者参加过篮协组织的培训活动的同学,一同附在报名名单上,也需将学号、地址、电话注清。如果是队员请注明。
5. 每队设领队(非队员)一名。
6. 凡在校注册的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
7. 学生系籍以报名时的系籍为准,转系生转系手续办理完毕前已报名参加比赛的,仅可代表原院系继续参加比赛。
8. 队员资格的其他相关规定,参照2004-2005年马杯《竞赛指南》,本次比赛不另行规定。
9. 队员名单报名截至后将在水木BBS的Basketball版公布,公布后24小时可以提出异议,经审查不具资格的球员可以补报新队员。
10. 与领队确认比赛时间地点后,若迟到15分钟视为弃权,该队得0分,对手得2分。若双方均弃权,则双方均得0分。
11. 比赛时队员应携带学生证以备查证,赛前双方有权互查。
12. 比赛时应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
13. 具体比赛规则参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篮球比赛规则。
报名表一式两份,并发一份电子版报名表zhangdailan00@mails.tsinghua.edu.cn,报名截至时间为抽签仪式前,抽签仪式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各个系派代表参加,如果没有参加,将被随机安排到分组中。
五、 组委会名单
竞赛委员会:参见《清华大学2003-2004年度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竞赛指南》第13页
六、 仲裁说明
1. 申诉与仲裁共分三级,一级仲裁:承办单位;二级仲裁:校团委文体部;三级仲裁:体育教研组及校团委。
2. 每场比赛由两名非参赛院系裁判裁决,对比赛结果有异议者须在24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初级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书后一个工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内,给出书面仲裁决议书,并将仲裁结果通知申诉方和被申诉方。
3. 二级仲裁受理对初级仲裁判决不服的申诉,三级仲裁受理对二级仲裁判决不服的申诉,并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最终的判决。
4. 赛后双方队长一旦比赛成绩记录表上签字则表示接受表格所示结果。
5. 其它仲裁问题按照《清华大学2003-2004年度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竞赛指南》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本规程解释权归篮球联赛组委会。
--
FROM 166.1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