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directshoot (为梦想,千里行),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清华百年校庆征文 闲聊清华的民间篮球(转自mitbbs)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an 31 13:57:40 2011), 站内
发信人: directshoot (为梦想,千里行), 信区: THU.100
标 题: 清华百年校庆征文 闲聊清华的民间篮球(转自mitbbs)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an 31 13:49:22 2011), 转信
在精华区翻老贴,看到许多回忆清华的文章。好像还没有关于民间篮球的。一时兴起,想写一篇。
我是九字班的,在清华呆了七年。也是七年的系队队员。这七年正是篮球取代足球成为中国第一运动的时候,也是清华民间篮球火起来的时候。
刚入学的时候,马杯最高水平基本被校队队员代表。我们系和精仪争天下。决赛在西体打的,一座沧桑的红砖球馆,很有历史感。我们系四个校队对精仪六个校队的。当然是输了。从此校队队员和西体就基本淡出了马杯。
那年王治郅和巴特尔来清华参加了一个活动,好象是摩托罗拉冠名的。两个人正是意气风发,如日中天的时候,nba都在眼前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巴特尔用排球投三分。
从2000年开始,随着篮球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中国,和三大中锋组成的移动长城在nba开始闯荡,清华民间篮球也迎来了一个大时代。由一些从校队退下来的队员带动,马杯篮球水平越来越高,也得到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2001年综体建成后,每年的决赛都在综体展开了。我有幸作为队员两进综体。
三对三篮球赛作为马杯的补充,也是校园篮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过我个人认为学校的三对三缺乏足够的物质刺激,不如社会上一些大公司赞助的比赛精彩。也吸引不了高手参加。
相对于美国比较成熟的大学篮球联赛和校内比赛,清华的民间篮球显得热情有余,理性不足。如果组织上面更加规范,制度更完善,会把比赛运作得更好。个人感觉清华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非常喜爱,因此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在的这七年正是民间篮球方兴未艾之时。
回忆悠远的少年时代,能与自己喜爱的运动相伴成长无疑是幸运的。多年以后在大洋彼岸追梦,依然在追逐一个燃烧激情的篮球梦。那是珍藏在心底,不曾褪色的青春年华。
--
修改:directshoot FROM 65.190.138.*
FROM 65.19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