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起身离席,带着风干的泪眼,结束一个时代吧。
泪水,洗过几许温热的人间情味,却不妨流在这个银发老人高耸的鼻梁下,也是如此动人。泪水,藏在多么深沉的眼角心底,却不妨在这个不敢入眠的清冷静夜,无法止歇。
虽说是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可他们却不该以这种方式结束的,他配得上一个圆满的结局,谁承望转眼断壁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他们的爵士,是我年少时的梦之队,是我年轻时的价值观。他们陪我走过的日子,是那些清澈的面容,是那些磅礴的青春;是那些细小的欢乐,是那些似水的流年;是那凝重的忠诚,是那恬淡的胸襟;是傲骨英风的潇洒,是卓乎不群的坚毅。
有幸地,在他们离开之前,我在这个区为斯隆在进入名人堂之际翻译过一篇文章:
关于杰里-斯隆不得不说的10件事
有幸地,在他们离开之前,我在这个区为菲尔写作过一段文字:
爵士帅位——影子传说
算作是向两位传奇致以的最后敬意吧,也算作是向那支我最熟悉的爵士致以最后的告别。
特别万幸的是,在他们离开前,我在这个区没有为德隆-威廉姆斯写下过任何一篇吹捧或者称颂,以前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描绘过许多爵士球员甚至总经理和助理教练,却始终不曾触及过这个“特权球员”,现在我相信,这是天意。
斯隆和菲尔走后,爵士的篮球还要继续,但这支球队还给我们剩下了点儿什么呢?
反思这些年的爵士,底蕴依然,却失掉了太多风骨的传承,失掉了太多精神的延续,曾经我们是一个何其宠爱自己孩子的家庭?我们是一支怎样坚持自己风骨的团队?爵士那种极度自尊的傲骨,恬淡名利的风度并不是在一次次的掩护挡拆和双煞的名声鹊起中交接的,不是。而是在那些第一个跑过去拉起队友,最后一个向裁判弃球认输的团队精神和竞争精神中延续,在那些满眼狰狞的抢夺和面无表情的犯规中星火传承。
我认识的所谓爵士,是马龙的哑铃,是莱利的美钞,是斯隆的银发,是菲尔的皱纹,是米勒的信任,是板凳上哈普林的无私奉献,是防守端布鲁尔的疯狂跑动,是重伤时迪布朗的爽朗笑声,是绝望中普莱斯的末路狂花,是梅诺临危受命的举重若轻,是小米悄无声息的笨鸟先飞……
这些东西我们拥有过,但我们珍惜过吗?又为什么会在今天逐渐失去?今后,还会不会有另外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迎接新秀时告诉他们一句,你们不是来当球员的,是来当爵士球员的……
前路还要继续,但我却决定不陪爵士走接下来的这一段了。我相信这是我所经历的最黑暗的爵士,远远黑过连续三年无缘季后赛时基里连科那微弱的星星之火,球队输成怎样我都是可以接受的,可今天这种方式却是完全颠覆了我对这支球队的信仰,是我对爵士、对篮球、对体育运动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所有观念中不能承受之痛。这支球队除了熟悉的队名、那些疯狂的球迷和米尔萨普身上的一点风骨之外,已经毫无值得留恋之处。
斯隆可以在职业生涯的最后用最硬鼻子的方式向已经腐化的挚爱决绝,我想他是幸福的。在他和德隆-威廉姆斯之间球队最终站在了他一边,反复恳求他留下来,他可以说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赢得了最后的尊严。可他依然选择了自我放逐,出于对这支球队的爱,在生涯的最后一刻他还在用自己的离去试图帮助犹他爵士。
时至今日,拉里-米勒长逝,杰里-斯隆远走,支撑这方天下的擎天支柱再无可觅。小人得道,暗无天日,已经再没有人可以拯救这支烂到根子下烂到核心里的犹他爵士了。
我梦想有一天拉里-米勒托身归来,扫清寰宇,还爵士一片忠义本色。无论那时候的爵士一个赛季能赢几场,我一定还回来。
走好,杰里-斯隆。走好,菲尔-约翰逊。你们会被时时想念的,忠义永伴你们之名。一路走好吧,深深深呼吸,什么都不必迟疑。
--
FROM 119.1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