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不错
球員母親在NBA里佔據重要地位,即使那些文身遍體、只受睪丸激素控制的球員也毫
不吝惜地將溢美之詞送給母親,對堅強支撐整個家庭的單身母親更是如此。但姚明
是特別的,在他降臨NBA時,沒幾個球員像他那樣和母親住在一起——當然他們也不
一定願意,當然他們表面仍對母親言听計從。姚明在眾人眼中是個乖兒子,他的確
也是,不過再乖的兒子也是有選擇性地听媽媽的話……節選自新書《姚明計劃》
姚明當選狀元秀後,母親方鳳娣就決定前往美國。她的工假最終變成提前退休,
而當時仍在上海港工作的父親姚志源在賽季中段也來到休斯敦。對所有中國人和美
籍華人來說,這種堅定不移的親情正是亞洲人文價值的體現,但在眾多美國體育迷
眼中,這簡直比孔夫子學說還難理解…… 身高2.26米、體重134.3公斤的姚明,
怎麼還像個離不開媽媽的乖兒子?
對于姚,這是個不同尋常的決定。13歲離家開始籃球訓練,他已8年沒和父母住
在一起。“感覺就像天高皇帝遠,”姚回憶著,“父母管不著我,我已習慣。”但
22歲這年,已成人的他卻要再次與父母一起生活,這種團聚為這個三口之家帶來了
新的挑戰。
為到NBA打球,姚經歷了許多坎坷,但他走過的路卻無法與52歲的母親相比。方
鳳娣的職業生涯並不平坦。如今,步入晚年的大方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跨國企業—
—姚之隊的CEO。大方並沒有接受過什麼正規教育,對于贊助合同、NBA勞資協議甚
至休斯敦當地的房產市場,她一竅不通。但她並不打算不懂裝懂,她是個講求實際
的女人,她所經歷的磨礪告訴她︰一定要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兒子。
姚出發前一周,方鳳娣已動身上路。這是她第一次到美國,她需要為自己的家
庭在異國土地上尋找一個新窩。幾經輾轉,房產經紀人把她帶到休斯敦以西32公里
的溫莎湖畔,這是個在牧場基礎上改造的全新社區。驅車穿過大門,兩旁站立著服
裝整齊的保安,他們臉上帶著燦爛笑容(連筆挺的制服上似乎也映著笑臉),不遠處
是一片仿地中海式的洋房,質樸的風格不禁讓人想起吉姆?凱利主演的電影《楚門的
世界》中那個主題公園。
50萬美元,方鳳娣買下了一座擁有4個臥室的房子。姚明抵達休斯敦的前一天,
方鳳娣還花了半個晚上的時間將偌大的新家打掃得干干淨淨。
從此,操心兒子成了方鳳娣的全職工作。大方為兒子整理房間、為兒子洗衣服
、為兒子打氣、為兒子做飯……姚打完客場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兩三點,方鳳娣總會
熬夜煲上雞湯,燒上幾個精美的菜,等著兒子。“我兒子打球不惜力,如果吃得不
好,哪來力氣啊?”
姚家里,最搶眼的就是距離起居室幾步之遙的開放式廚房,空間巨大,一應俱
全的廚房用具總閃耀著金屬光芒。但大方從不在這做飯,為了烹飪拿手的上海菜,
她把房子旁邊的洗衣間改造成封閉的中國廚房。一做飯,這個狹小的空間總是油煙
滾滾,嗆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為了讓兒子吃上正宗的中國菜,多吸點油煙算不了
什麼。
然而,對方鳳娣和姚志源來說,適應美國的生活方式要比姚明難得多。他倆都
不太會說英語,也不喜歡像得州鄰居一樣在自己後院里來個烤肉晚會。在上海,他
們居住在市中心,無論去最喜歡的市場商店購物,還是走親訪友,只要騎車就可以
了。但在休斯敦,他們只能把自己禁錮在遠離市中心的孤獨社區里,而且絕無辦法
逃脫。
原因?雖然姚家有一個能容納兩輛車的車庫,但起初一家三口沒一個有駕照。
姚明的前翻譯潘克倫曾開著自己租來的車帶著姚明一家四處轉悠,但當姚和潘克倫
離家訓練或者打客場比賽時,姚爸媽的生活又僅限于那座“豪華孤島”之中。
很長時間後,三個人都學會了開車,姚明買了兩輛價值不菲的汽車,但父母從
來都沒在這些“四輪怪物”中找到任何樂趣,姚志源還曾因在高速公路上車速過緩
遭警察罰款。但至少他們開始享受更大的自由了。
萬眾矚目的姚明休斯敦主場亮相前,看台上沒有父母的身影。此時,他們正在
家里等有線電視工來安裝閉路線。有人建議姚爸媽更改安裝預約,這樣就可以現場
看兒子比賽。但方鳳娣沒有同意,“不,電視公司告訴我們要在家里等著。”這是
典型的中國式處事方式,也許大方經歷的那個年代,在中國,有時候遵守諾言是一
種文化。
有一次,在姚明的訓練結束後,她來到火箭隊的訓練館,手中拿著姚明的午餐
——麥當勞漢堡和薯條。當姚狼吞虎咽的時候,莫布利從更衣室里冒了出來,“這
會殺了你,”然後他轉過身和方鳳娣打招呼,“嗨,姚夫人。”話音未落,莫布利
低頭親了下方鳳娣的臉頰,後者本能地躲到一邊。
母愛讓姚明深深地為之感激,但母愛有時也會讓小巨人感到窒息。在中國,當
沒有比賽時,姚明有時都不願回家。他曾經在一位朋友面前抱怨︰“我媽嘮叨起來
就像耳邊的蚊子一樣,真讓人受不了。”
小巨人已經成人,千萬美元的合同讓他早成了富翁。但他的生活仍牢牢控制在
母親股掌中,有段時間,姚還需向母親討零花錢用。一次訓練結束後,姚明帶著一
位中國記者到家中做客,他也是這座城市里姚不多的幾個朋友之一。可是這名記者
剛邁進家門,方鳳娣就問道︰“你怎麼進來的?”
姚費了好大力氣才讓母親冷靜下來,但隨後,方鳳娣發現這名記者在文章中提
到了姚家的社區名,于是禁止姚再和這名記者說話。當晚在賽前熱身時,姚鄭重地
告訴這名記者︰“你完了!听著,這是我媽的錯。她非常敏感,但沒辦法。”後來
,這名記者盡力修補了與方鳳娣的緊張關系,但郁悶之下,比原計劃提前兩周離開
了休斯敦。
公開場合,姚明總是對母親大唱贊歌︰母親的雞湯是世界上最棒的食物;母親
籃球知識淵博,足以當火箭助理教練;母親判斷準確,大事都由母親做主。但私下
里,姚明告訴一位朋友自己曾鼓起勇氣對母親說︰“你在我身邊豎起一面面高牆,
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卻置身牆外,那時你怎麼辦?”
過去兩年,高牆已慢慢被拆除,姚也有了更多自由呼吸的空間。在大部分的賽
季里,25歲的姚仍然與父母住在溫莎湖畔。他曾建議母親雇個保姆,但方鳳娣堅持
自己洗衣,自己做飯。在休斯敦市區,姚明租下了一間公寓,以便自己在比賽日使
用——一可以避開得州如同噩夢一般的交通,另一方面,他也可以避開母親過分的
溺愛與管束。
據說,方鳳娣也在不斷放松自己天生對外界的警惕感。這位家教嚴厲的家長已
開始容忍姚偶爾獨居了,也允許姚與女友單獨外出旅行,姚甚至可以隨心所欲花自
己賺的美元。目前,姚爸媽正忙于自己在休斯敦的姚餐廳。方鳳娣的心中,有著一
個美國夢。大方出生在貧苦的中國工人家庭,從文化大革命的劫難,到現在在美國
有了自己的產業。轉變是巨大的,但有件事是亙古不變的,那就是對于兒子的愛
。
轉自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sports&MsgID=85778--
FROM 222.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