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刺延续了上一场的基本策略,基本放弃了以TP-splitter/TD 的高位挡拆发起点的进攻套路,Splitter没有中远距离投篮,所以他的做墙位置通常偏低(为了方便他挡完之后顺下切入篮下的二人配合),这样挡完之后TP绕过基本就直接到了Ibaka的面前,TP篮下出手最强的地方是他对出手时机的把握和二次加速,对于普通大个,TP可以打时间差或者虚晃再加速切入出手,但这一点对于弹速惊人的Ibaka不灵,再加上TP受身材限制,一旦突得太深被Ibaka和跟防球员罩住,连传球都会变得困难,可以说Ibaka真是针对TP技术特色量身打造的专杀软件。因此马刺和上一场一样,增加了做墙位置高度,我们看到TP第一个球,就是挡拆之后一个远距离抛投,Ibaka没有及时扑出,球进,后几个球,TP也是突破后的中距离出手。
下半场由于身体原因,TP没有打,对于马刺和雷霆的对抗来说,还真说不上是多大的损失,TP的个人最强的技术能力在面对Ibaka领衔的雷霆防守体系发挥不出来,要是主要以中距离出手,效果还真未必比得了米神,第三节顶替出场的阿囧连续几个中距离命中,更是进一步弥补了TP缺席的损失。
反过来,这次突击篮下作为战术发动点的,是伟大的Manu同志,感谢上帝,Manu先生今天是挂在“杀死对手”的档位上,Manu多变的节奏让雷霆防守无所适从,他可以在突破过程中任何一个时机突然改变选择,几个大转向的突破,几个拐弯时刻诡异的传球,再来几个急踩刹车的中远投,让Ibaka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扑出来,什么时候要等在篮下封盖,到了下半场,雷霆的防守体系混乱了,Ibaka在篮下站不住,diaw有了偷袭篮下的机会,除了空切,还出现了好几次Fisher单防Diaw的壮举,Leonard也增加了冲击篮下的比例,随之而来的,是雷霆不得不收缩阵线,给了马刺大量的外线空挡,马刺在上半场N投不中后,最后还是找到了手感,最后全场三分出手高达35次,命中了11个。
更重要的,Manu的突破对挡拆的相对依赖较小,可以更加让TD把精力投放在禁区,我们可以看到TD今天所有的出手都在篮下,
http://sports.sina.com.cn/nba/live.html?id=2014053125,无论是对篮筐的冲击还是对篮板的保护力度,都大大增强了。
第四场结束的时候,我猜测土刺要针对Ibaka的防守特点,可能要祭出TD低位背打的杀手锏,结果第五场雷霆被出乎意料的打花,今天到了最焦灼的第四节后半段和加时赛,popo终于拿出了这锁在箱子底下的招数, TD也在加时赛及时爆发出了积攒的力量,连续背打Ibaka,两次造成犯规,一次打成,最后再次抓住禁区左侧单打对方小个的mismatch的机会,单打得手,锁定胜局。
雷霆的失利,在于没有能够跟上马刺的变化,当马刺毅然放弃他们常规赛最有力的TP高位挡拆战术后,我们没有看到雷霆做出的针对性调整,反而被搞晕了,上半场马刺三分手感欠佳的时候,雷霆自己也没能抓住机会,直到第二节最后一分钟才抓住了几次快速反击把比分拉开到7分,而下半场马刺投篮手感一回来,马上就被扳平反超,第四节也是依靠利用冲击力造犯规上罚球线来咬住比分,这还要感谢马刺数次篮下easy ball不进给他们留了机会。防守端,也是依靠威少、jackson的个人机动能力猛扑猛强,缺乏整体层次感。
ps: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土刺对杜少的防守,土刺今天在防守端对杜少要球阶段施加了大量的压力,从防接球做起,而且杜少一拿球做动作就上人正面延误,green还抓住了杜少身高导致运球偏高的弱点,在杜少下球的瞬间完成了几次漂亮的抢断。
至于总决赛,热火的核心球员个人技术、运动能力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果打到拼核心的地步,马刺很悬,就看TD还有几分功力在场上多坚持多久了,TD在禁区单打bosh,这大概是一对一上,马刺唯一有些许优势的点,但考虑到老爷子的年龄和比巅峰时期远远不如的吨位和力量,真是九死一生的局面了。因此,TP的高位挡拆战术一定要打活,没有了Ibaka在禁区的干扰,TP同学,请拿出你作为土刺新领袖的决心,不能再等TD和Manu两个老头给你擦屁股了。
还是那句话,作为经历过0.4s,06年抢七犯规,去年的28s和TD最后一攻不进的刺迷,要学会淡看胜负,好好欣赏popo老爷子开着发动机严重老化的老爷车如何在总决赛耍流氓吧。
--
FROM 125.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