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王致和"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的德籍公司抢注;"大宝"在美
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被一名荷兰人注册;"红星"二锅头酒在欧盟、瑞
典、爱尔兰、新西兰、英国等国家被一家英国公司抢注;"杜康"酒、"GONGHUA"链
条、"龙井"茶在日本被抢注;"标准"牌洗衣机、"长虹"电视在泰国被抢注;"天坛"牌
蚊香在马来西亚被抢注;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的"大白兔"商标在日本、菲律宾、印度
尼西亚、美国和英国都曾被抢注;"QIDI"电器"DETON"音响在印度尼西亚被一代理商抢
注;"牡丹"、"PEONY"商标被荷兰销售代理商在荷兰、瑞典、挪威、比利时、卢森堡等
五国抢注;"龙井茶"、"碧螺春"、"大红袍"、"信阳毛尖"等多个茶叶的名称在韩国被
一茶商注册为商标;"红塔山"、"阿诗玛"、"云烟"、"红梅"等香烟商标被菲律宾商人
抢注;"丰收"桂花陈酒在法国抢注;"三角牌"、"金鸡牌"商标在智利抢注;"长虹"在
南非被一家中国的企业抢注;"老龙口"酒在韩国有7家企业进行了相关类别的注册;格
力电器公司的"格力"商标在巴西被商标抢注;"新科"、"康佳"和"德赛"3个商标在俄罗
斯被商标抢注;海信商标"HiSense"在欧洲被西门子合资公司抢注。据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约有15%的中国知名品牌在国外遭遇商标抢注,其中在马来西亚
超过80件,日本超过100件,澳大利亚超过200件。商标在国外遭遇抢注严重干扰了中
国企业品牌建设和传承的连贯性,阻碍了被抢注企业商誉的国际积累,使中国企业在
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企业在国外遭遇商标抢注的情形屡见不鲜,不少企业
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在 Input (键盘叮咚响)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2年,乔丹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争议商标的申请,
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争议商标予以维持。
: 2014年,乔丹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北京市第一中级人
民法院判决维持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
: 2014年,乔丹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上诉被驳回。
: ...................
--
FROM 221.13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