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hoopchina.com/htm_data/24/0608/115250.html一场迟到了四年的约会(写在伟大的明郅组合出征之前)
好了,首先我承认,用"伟大"来形容明郅组合完全是我为了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行为,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恐怕在这个大家都在关注华仔崛起的时刻,谈YM,WZZ的帖子都没有人懒得看.
另外,这里请允许我用一个我本人曾经用了很多次的一段俗不可耐的东西来做我这篇又臭又长的文章的开头.
正文开始:
对于我和很多跟我一样大的中国球迷来讲,一切中国人对美国NBA的憧憬都是从10年前那个炎热的午后开始的,在一场美国梦三队蹂躏中国队的残酷表演里,一个瘦得皮包骨一般的大男孩为我们带来了唯一的一缕阳光,当中国队其他队员都无所谓的放任梦三随意肆虐我们的篮筐,在场上防守时懒散的近乎散步的时候,这个替补上场的男孩却勇敢的冲向了体型足有他两倍的邮差和海军上将,他成功的封盖了两次,但被强壮的对手放倒了更多次,可他的眼神里没有一点惧色,就在那场比赛里面,所有的中国球迷的大脑里第一次如此明确的接收到这样一个信号:这个男孩子会去NBA.中国人出了一个可以去NBA的啦.
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大郅早已结婚生子,现在的他比当年胖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连他的球风也变了,没有了当年初出茅庐时在奥运会上时候的那股不怕死的冲劲,而多了几分圆滑,但每当有人提起WZZ这个名子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似乎永远都是10年前那个瘦弱倔强的阳光少年形象,那个少年似乎永远都不会变老,永远都站在梦想最初开始的地方.
对于90年代中期只能靠CCTV和体坛周报获取篮球信息的球迷来讲,那时候的篮球真的很简单,简单到几乎只用三个东西就可以概括,乔丹和他的公牛队,井上雄彦和他的灌篮高手漫画,追风少年WZZ和中国人的NBA梦.
终于在99年的一个周三中午,我在等车的时候按惯例买了一份体坛周报,那时没有网络家里也没装有线电视,我的体育消息基本都来自体坛周报,我从94年开始买体坛一直到02年才中断.当:NBA选择了王志郅.这几个红字映如我眼前时,我的眼角尽不自觉的有点湿润了.许多现在的中学生球迷 或许无法理解那时候我的心情,没有经历过92年梦之队君临巴塞罗那场面的球迷很难想象在90年代,NBA曾经对于中国球迷是多么神圣而遥不可及的一个圣殿,而WZZ成为踏上那片圣土的第一人.
再成为NBA第一人后,原本就被媒体球迷宠爱有加的WZZ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我们那时候是如此的关注和喜爱大郅,以至于忽视了另一个天才:YM的存在.
许多年以后,成为NBA巨星的YM在自己的自传里仍然不无酸意的写到:就算我今天取得了这些成就,但在许多中国球迷的心目中,我永远也不如WZZ,因为WZZ是"第一个",而中国人往往对任何"第一个"的感情都特别的深.
YM对那时候有点不忿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中国人都跟我一样,我们亲眼目睹了YM这个奇迹诞生的全过程,却在最开始的5年里完全没有意识到YM是个奇迹的事实.
初识YM是在卫视体育台看上海对江苏的比赛,那时候的YM瘦得跟个竹竿似的,一场摔N个跟头,江苏用老将苑志南绕前就把他搞得够呛了,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大个子真高,而且手感真不错,三秒区外45度角中投几乎百发百中,而且投完篮看都不看进没进,转身就往回跑,不过卫视的刘勇把YM一顿夸说他是NBA苗子,当时就真是很不理解,觉得刘勇YY过头了.其后的几年里,部戳薡M不少的比赛,不过始终也未曾真正的关注他,那时候的中国媒体也远没有像关注WZZ,或者现在关注YJL,华仔那样去注意他.
不过不管我们是否注意,YM都像个小鲨鱼一样一天天的成长了起来,99年亚洲锦标赛,YM第一次进国家队就取代了大巴第一替补中锋的位置.00年的时候,YM已经变成除WZZ外CBA最大的内线怪兽,拿下当年CBA,篮板王,盖帽王,扣篮王三项荣誉,而明郅组合也就很自然的诞生了.
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大学,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关注篮球,明郅组合的第一场比赛我就看了,是在亚洲超级联赛对韩国国家队,那是一场真正的屠杀,WZZ和YM强暴了韩国人的内线,中国队以55分横扫了韩国,明郅组合也因此成为了我们球迷心中国家队冲击奥运会前8的希望所在.
00年奥运会的结果和过程我已经不用多说,虽然遗憾的没能进入八强,但YM和WZZ已经俨然从还未退役的黄金一代手中接过了国家队核心的位置,明郅两人包揽了中国队队内得分,篮板,盖帽,命中率前两名,其中WZZ得分还进入了奥运会前10,初出赛的YM则力压莫宁成为了奥运会的盖帽王,从这两个当时还稚嫩的年轻中锋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
奥运会后的YM就像突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的高手,变得所向披靡,WZZ一时间甚至处于下风,那一年的CBA球迷是幸福的,姚王两人的巅峰之战将我们的篮球联赛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两千年的最后一天,全中国所有的球迷都在关注两个人的巅峰对决,CCTV5特意为了这场对决做了一个专题,专题大意就是:"大家就耐心地等待吧,等这两个孩子再大一大,中国篮球的好日子就来了".
好日子似乎真的就要来了,01年WZZ正式登陆NBA,02年YM在彻底统治CBA之后,以一个中国篮球王者的形象宣布自己的告别,而NBA则把状元秀的荣誉给了个这位中国篮球的年轻王者.02年世界锦标赛前,全中国的BBS,全中国的篮球场边,球迷们都对明郅组合的再次出征展开了疯狂的YY,我们在YY中国篮球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次世界锦标赛将会是黄金一代的最后谢幕和明郅时代的正式开始.
02年8月30日,中国对德国,YM,WZZ对上司机和布拉德利,这是一场让所有中国球迷都兴奋的大戏,可这精彩的对位最终没有出现.
WZZ事件的始末的各种版本这几年已经被传烂了,我不想多说,我只能告诉你我得知WZZ被开除国家队时候的感觉,那就是:完全彻底的崩溃,我简直不敢相信也绝对无法接受WZZ不为国效力的事实,接下来的一连串打击是所有关心中国篮球的人永远难以忘记的,世界锦标赛的惨败,亚运会上耻辱的被韩国人逆转,一代名将胡卫东在对韩国队最后时刻两罚不中,刘玉栋在对德国比赛里被司机防的四罚不中而让一世英名蒙上了阴影.一切的郁闷在YM首场NBA亮相后达到了最顶峰,YM成为了第一个首场比赛得0分的状元秀,遭到了美国人无情的嘲笑,"中国篮球完蛋了,马上就会跟足球划等号了."这是那天YM得0分后新浪篮球论坛上最火的帖子.
所以虽然我们常说没有救世主,但YM或许真的配得上中国篮球救世主这个称号,如果以他的球技来说,在世界范围里他现在还不能称为"伟大",但对于中国篮球来讲,他的确是个伟大的球员.
因为我有时候真的不敢想,如果在02年当时的糟糕情况下,如果最后连YM也垮了,变成真正的水货状元竹竿二世会怎么样,而在接下来03年亚洲锦标赛上,青黄不接的中国队会不会在家门口把冠军丢给韩国人,会不会第一次无缘奥运会,第一次同时丢掉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冠军,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以中国媒体和中国球迷的不耐心劲,今天的中国篮球真的只能跟男足画等号了.
我是不敢想如果没有YM中国篮球会怎样,而有些人压根就没有想,他们抱怨CCTV是火箭频道,抱怨YM让他们欣赏不到NBA其他明星的风采.他们却不问问自己,如果没有YM在NBA打出天地,没有YM在国家队的神勇让中国篮球仍保有亚洲冠军和世界前8的资格,CCTV会从每周直播一场NBA比赛,变成如今每周直播四场吗?会让早就给足球让位的篮球公园重新上马吗?
大家是否想过,如果没有YM在NBA的成功和在国家队的表现,易见联现在或许连在世界大赛上亮相的资格都没有(04年奥运会的出现权我们很可能都没有),就单凭他在亚洲比赛的表现,你认为会有美国人YY这个中国男孩会是乐透秀吗?同样,如果没有YM打出的地位,你认为纽约时报会有心思去给还是个孩子的华仔去做专题,"08年为YM传球的人"这个称号就更无从说起了.
阿联在17岁就可以以俱乐部替补的身份进国家队打奥运会主力,是因为NBA名帅哈里斯的提拔,连俱乐部一队都没打的华仔能够进国家队,能够把对梦7的比赛当成自己的成人礼是因为欧洲凯撒的提拔,现在的国家队队员能有法尔松这样世界顶级的体能师帮他们做力量训练,但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没有YM,即便咱出得起钱,哈里斯,老尤,法尔松这些人会不屑于来咱们中国,陪咱在亚洲这一亩三分地玩呢?
其实现在国内的篮球环境比起明郅时代好了太多了,阿联,华仔可以在16,7岁就被提拔到国家队训练,而在当时论资排辈的大气候下,17岁的YM,WZZ连国家集训队的边都摸不到.
现在阿联,华仔可以在16,7岁就接受到老尤这样世界级别名帥的点播,可以跟YM这样NBA巨星共同训练,获得言传身教的机会.而当年的YM,WZZ在22岁以前所能接触到的最权威人士是老蒋,最先进的教练则是王非,至于法尔松这样的提能教练,更是连想也别想.
有许多的球迷都在说,中国队现在的联赛水平太差,一年打的国际比赛太少,把这当成队员没有进步的最大原因,可你们知道吗,WZZ从19岁到23岁这整整四年的时间里,所能打的最具挑战性的比赛就是在亚洲比赛里碰韩国,一个只要我们认真对付就能赢20分的世界锦标赛倒数第一的对手,就是WZZ所能参加的锻炼价值最大的比赛了,而YM从出道直到20岁打奥运会的时候才第一次知道欧美球队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们算算小易从17岁到19岁这两年里打的比对韩国队水平高的比赛,恐怕起码有将近30场,像去年的澳大利亚四国赛,今年的欧洲拉练,包括斯杯,都是02年以前国家队绝对不会有的高水平热身赛.
NBA,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圣地,由于WZZ艰苦的第一步和YM成功的第二步,如今对我们已经不再那么神秘了,凭借他俩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现在我们的年轻球员想去NBA难度比起他俩当年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小了多少,现在我们许多连成年队都没进的青年队员都可以YY自己去NBA,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在YM和WZZ像他们这么大呆在二队的时候,NBA梦还是那么的遥远,WZZ曾经说:我在青年队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能去NBA,我当时就想快点进一队,拿全国冠军,这样我家下次分房子就能得个大点的屋子了."姚明在写自传的时候则说:''我们当时在青年队的时候,连双像个样的球鞋都没有,当时只有一队的球员才有名牌球鞋穿,所以我当时拼命训练就想进一队,这样我就有好鞋穿了."
许多球迷在抱怨如今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后勤工作不好的,让队员吃不好的时候,我实在不清楚这所谓的吃不好到底有吃的多差,是不是真的让可以让这帮球员在场上一点拼劲都没有.我只是不禁想起了YM当年第一次去美国参加训练营的时候,那次小YM打败了钱得勒,让全美国球探为之震惊.而在那次比赛,由于领他们去的教练不负责任,他和刘伟两个小孩子,口袋里一分钱没有,只能靠管唯一一个认识的美国教练那里借了100美元,然后靠这100美元活了一个月,YM在自传里回忆:那时候我白天在训练营玩命的打,这样中午就累得不想吃饭了,晚上我和刘伟花三美元买三个汉堡,这就是我俩全天的伙食,那时候刘伟说我个子大,消耗也大,所以从来都是他吃一个,让我一人吃俩,我们就这么挺了整整一个月."这样的苦,我不知道现在国内的青年队员是否吃过,他们现在拿吃不好作为不努力的借口的时候,是否真的比当年的YM,刘伟还苦.(说这些并没有为我们后期保障工作不好开脱的意思,也绝不是提倡现在年轻球员都学习当年YM那样吃不饱还玩命,希望大家不要误会)
现在,每当我看见YM和WZZ,已经变成目前这支国家队资格最老的两个球员,像大哥一样坐在场边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他们现在赚了多少钱,有多么风光,我想起的是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能够成为创造亚洲篮球历史的两个人, 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他们出国时经历的一切困难,我想起了阿甘正传里总统对阿甘说的那句话:"孩子,国家欠你们很多."
好了,越扯越远,似乎有点跑题了,总之不管怎么样,明郅组合对司机这场推迟了大戏很有可能会在今晚上演,虽然大郅他迟到了,而且迟到了整整四年,但他最终还是回来了,YM和WZZ到底还是又穿着国家队的战袍站在一起了,中国篮球的好日子来了吗?我真的不知道,但我只是很清楚,能看见他俩又同时出现在中国队的三秒区,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
FROM 61.14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