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发现几个问题:
1,过多的篇幅用在构建‘特色’的文风,也许是受网络文字的影响,不过这样其实非常浪费精力,并且对于评委的注意力,有分散效果。
2,思路不够宽广,经常局限在一个点上进行集中讨论,就是相当于两军胶着在前线,却缺少人偷袭和声东击西,更少有开辟第二战场。凡是出现这种场面的时候,一般都是发动者优势。
3,仍然有很重的网络板砖味。很多并非辩论时候该用的语气。也有不少胡搅蛮缠的话。如果我是评委,看到这种话,就扣分或者警告了。
4,部分队伍不能保持一贯的强攻时火力集中。
5,该狡辩的地方不够死撑。如果同时有两个战线,战线A进入劣势,战线B需要抽调兵力,这个时候应该在战线A死撑,坚决不能认同对方,同时大量顾左右而言他与下逻辑陷阱,拖住对方,主力迅速在战线B确立优势。然后,这个时候经常看到的是偷换概念和默认失败,场面摆不开。空城计不会唱,偷换概念又很容易被人识破而穷追猛打,一般都是会被评委视作失败的。
建议:
1,开题前确立多个思路(多战线),可以不着急全部展开,但是需要有准备。发现时机合适,就开辟第二战场。
2,专业文风,切忌浪费精力在华而不实的文字上。如果要讽刺,尽量简洁,一目了然。
3,哪怕要死掐,尽量保持一定风度,气势上就能获得优势。空城计怎么唱?没有气定神闲的pose唱不出来。僵持场面更要摆出‘我已经赢了,你们何必挣扎’的态度,但是别说直说……
4,下套前先考虑是否存在巨大漏洞。非主战线应该多用陷阱和分散对方力量的做法。
5,该集中火力的地方,集思广议以后,以最高密度集中攻击。因为很多人要上班上课,攻击完毕可以留一个挖陷阱和摆空城计的拖延,其他人迅速修整。
6,明确边界线,什么话说了丢份,什么话说了上位。这个就跟篮球比赛开始先探裁判判罚尺度一样。
其实,实力这个东西,说再多都改变不了。但是能120%发挥还是只能发挥50%,就是经验和技巧问题了
--
FROM 207.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