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人發表相關的話題,大部分都從幾個點切入,比方自己看職籃的經驗跟感想,陳信
安或者國內明星球員的成長,或者NBA帶來的感動等等,看的出來大部分的作者都有一定的
看球時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描寫跟述說自己籃球生活的點點滴滴跟看體育新
聞的想法,我並非覺得各位隔靴搔癢,只是我覺得時代已經慢慢在變了,站在試圖想要改變
台灣籃球風氣的共通點上,一直說自己每天打球打幾個小時,真的好像老人家在說當年林北
每天幾點就起床耕田做到天黑一樣,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樣的精神跟衝動,該怎樣改
良跟傳承下去呢,似乎重要了點,甚至我們自己喜歡打籃球,但是有搞清楚籃球到底該怎麼
打嗎。我覺得這都是我們自己該思考的。面對現在網咖比球場熱鬧一百倍的社會現象,我們
除了搖頭,是否能夠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改變了上圓球,看文章的人,從而擴大影響。
我認同會上這個站都是真的喜愛籃球的人,面對台灣的籃球現象,許多問題已經如各位所說
,我也不需要在畫蛇添足,在這邊我比較想要討論的是,美國職籃對台灣的影響,我認為六
年級生在台灣,除非你國小就被拉去打籃球校隊,否則你對籃球的喜愛,八九不離十都是因
為NBA跟灌籃高手吧,更有許多都是因為喬丹吧。當然,現在的六年級生當年愛打籃球的原
因,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灌籃高手漫畫的盛行,只是說到漫畫影響的層面,就已經到了
文化性的問題,我想等更有能力的人來分析吧。
1.胃口是否被養大了呢 面對沒有幾個人能夠在比賽中切入扣籃的台灣籃球,一個看慣美
國職籃的人,是否有一定的困難來欣賞呢,喬丹的後仰跳投,一堆扣將一個又一個的扣籃,
誰誰誰的花俏運球,當我們從這些角度來切入欣賞台灣籃球,那麼一開始的印象當然不好囉
,是的,許多人一開始就是看著這些“美技”來喜歡籃球,我們看JORDAN PIPPEN等,上一
代有DR.J,接下來是Iverson,這類接班人非常多,今年選秀狀元不也是一個呢,於是呢,
當我們的小孩子回頭看台灣的籃球,他要到哪邊找個他可以崇拜模仿的球員,誰來個連過三
人的扣籃吧。
2.錯誤觀念的培養 美國球員的個人主義,加上不允許區域聯防的觀念(這兩三年已經修
正),讓我們其實對於戰術的理解能力非常的薄弱,國王隊有誰有誰,湖人今年F4有誰有誰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三角戰術是什麼,好,報紙雜誌都說這很複雜,那三二區域聯防
,跟二三區域聯防的差異,二一二是怎麼站,等等等等我想會的人不多吧,不過如果說起
box-and-one大家都很清楚了,因為灌籃高手常常用這招,只要你把你對手當作牧伸一就可
以用了。台灣籃球又是三對三為主流,因為球員的體能不好,為了達到更大的防守效果才需
要防守的戰術來補強,可惜台灣球迷大部分都把台灣球員當作美國職籃了,以為就算不會灌
籃,一對一防守也可以死守個三四十分鐘,然後什麼奇形怪狀的跳投都應該能進,我想當我
們一直說我們自己多愛籃球的時候,是否我們有資格,或是我們有嘗試營造這種氣氛呢,教
練間的鬥智,球員間的競爭,又豈在一兩個單打之間分明。
3.體能至上的模糊觀念,其實不但是我們看待這些明星球員用這樣的標準,我們自己在打
球不也是這樣嗎,打球比一比,就是在比體能,不然就是比準,雖然說大家每天都打到天黑
半夜了,但是我們有幾次把球當成女人一樣,慢慢的拍他一兩個小時呢,球場有太多愛打球
的人都是這樣的,每天都狂打籃球,打了好幾年,還是只會右手運球。其實我們也是知道,
左手運球 換手上籃很重要,但是有幾個人去練了呢。我們都只看到了喬丹跳起來拉竿上籃
,忘了喬丹會不會用左手上籃這回事,我們都記得喬丹運球過人跳投,卻不知道運球跳投的
腳步跟拍球要算計多少次。
4.我們的要求是否過高呢 我們自己都當過孩子,也知道一個孩子專心一件事情要排拒多
少的誘惑,那為什麼要要求這些孩子的行為跟心態要像個大人呢,我不如把兩件事情拿來個
比較,球員整天唸球,跟我們當年整天被盯著唸書一樣,難道我們就真的整天唸書嗎,我想
這邊愛唸書的孩子應該不多吧,我們自己都知道,面對一項單調又乏味的事情,青少年要專
心很難的,她們就不能打撞球,沉迷網咖,抽煙翹課,喔~~不行,因為她們代表國家,我
並不是為這些球員的表現護航,只是你一邊罵別人沒有進步,想想我們自己當年聯考又考多
高吧,就算聯考可能是個錯誤的制度,難道籃協就就領導正確的走向嗎。當你從事一個未來
茫茫,又壓力龐大的工作,我們實在不應該過分苛求,當一個孩子彈性不如陳信安,高度不
如吳岱豪,天份不如田壘,你要他拿什麼目標來排拒外面的花花世界。
5.唉呀 如果是我來的話,我想各位應該都跟我一樣,看到幾個表現不好的球員,就會有
這種怎麼校隊找他練不找我練的痛恨,我其實滿奇怪的是,我們的確有資格批評這些台灣頂
尖的運動員,可是有多少人記得給他們應有的尊重,有的球迷別說把田壘 吳岱豪罵的不知
長進,怎麼一堆人都好像被你當作玩三國志般的比來比去,球員好壞怎麼跟關羽曹豹一樣的
立分高低。個人對此風深為痛恨,面對球員的低潮跟退步,我們實在不應該因為自己的立場
跟慾望給予過重的苛責,學校沒找你練校隊,國家沒找你加入教練團,不代表吳志遠整天愣
頭愣腦對不起你,不代表陳信安打不進美國就丟了你面子,我知道許多人怪陳信安打不進美
國職籃要怪自己,我倒是滿想請誰能公開他練球的菜單,在來看有幾個人能夠做像他一樣的
練習份量,說他多不努力,起碼他的壯碩不是生來就有了吧,如果大家的批評能夠給這些孩
子進步的動力,那我想網路諸公批評可以再惡毒一些,出一張嘴,從美國罵到台灣球員,是
否太多人把自己當做說書郎,桌子一敲,指東殺西,毫無顧忌,卻忘了自己所有所有的觀念
跟知識,不過就是從網路這個地方學來,也別忘了有多少人只看幾個中文網站,卻來自世界
各地的籃球高手都放進了你的百寶袋似的。
6.風氣的差異 面對棒球跟籃球運動在台灣的差別待遇,我想跟風氣還有媒體教育有一定
的影響,伸卡球,指叉球,滑球怎麼握,會怎麼變化,會買票進場的職棒迷起碼一半知道,
更別提各種狀況下的補位跟傳接球,那麼投籃的基本要訣..拜託 雜誌只有告訴我們休士
頓是投籃的教科書啊,電視畫面只讓我們艾佛森看見經過不屈不饒的奮鬥,怎樣亂勾也會進
,當我們站在台灣往外看,棒球的能見度好了點,日本職棒,美國職棒都是我們所能了解的
地方,尤其技術面比較注重的日本,很多細節上更讓我們了解?棒球?是怎麼回事,籃球因為
台灣本來就只看美國職籃。雖然有許多人跟我一樣各隊球員如數家珍,誰多高多重瞭若指掌
,誰第幾順位哪個學校畢業一清二楚,但是我覺得在風氣上,棒球迷確實比籃球迷專業多了
。
7.媒體教育的差異,也許我是外行人講外行話,各位不妨比較兩大運動電視轉播的差異,
職棒的主播是否在技巧面跟細節面比較多著墨呢,外野手一個站位,內野趨前與否,一個犧
牲打的安排,都變得很有學問,所以就算一個打擊率不到三成的球員,往往也能散發出讓我
們欽佩的情操。有時候投手對決打者的一個配球,主播講到口沫橫飛,我們看的津津有味。
我以為我們看電視轉播職業運動應該要享受到這些,籃球運動也是,國內目前可以看到籃球
的頻道,雖然水準有高有低,但是大抵都有幾個現象,看數字說話,跑馬燈都出來了,主播
用深厚的感情跟著唸一遍,以方便看不董英文的球迷,面對防守陣刑,先說一句:?好我們
看到馬刺現在來個全場包夾..?then??現在湖人改打二三區域,要幹嘛??我自己很愛鑽研
籃球,實在覺得媒體應該要在適當的時候教導球迷,畢竟球迷有很多是需要也希望多學一點
校隊才知道的東西。不要每次都知道爵士雙人很會檔拆,卻拿到場上只會用假檔真切的濫招
。也許我不清楚當職業運動放到了電視上,該用什麼角度來介紹,不過我覺得另外一個現象
也很值得檢討,就是事後論,某某人冠軍戰猛投猛投,就會變得太獨,誰投進了關鍵一球,
就變成英雄,我並非一口咬定這是天大罪惡,只是當這些話放進一些判斷經驗未成熟的孩童
身上到底是什麼效果,也難怪討論區永遠不離那幾個明星球員的比來比去,誰不夠霸氣,誰
又永遠打不贏鄧肯拿不到總冠軍之類的了。
網路上永遠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問題,阿龍又要跟誰比,誰才是西區第一前鋒,當許多討論前
仆後繼的沒完沒了,引起各位感到難過之時,何不深究這方面討論老是存在的原因,部份原
因不就是因為球迷的教育不足呢,當她們一股熱情無處宣洩,只好用她們聽電視主播,看網
路新聞得來的招式跟口吻,依樣畫葫蘆一翻了
8.我覺得問題應該要改一下,改成我為什麼只看美國職籃,我想會得到更多殘酷又令人反
省的回答,而這些回答中,我們也才能看出到底問題的癥結在什麼地方,不可否認,台灣籃
球的主事者,確實很糟糕,但是我們這些也算在野的籃球愛好者,就站在絕對正確的制高點
嗎
在網路上發言的各位,我們實在無從比較起誰到底多了解籃球,誰又多清楚尼克隊怎麼搞了
幾年就打不進季後賽,許多人也跟著雜誌作者有模有樣的寫起了五大飛人評比,四大中鋒比
較,我個人實在不知道這種東西為什麼一直寫不完,每個人待的球隊,生活背景各有不同,
而且根本都沒有退休,網路諸公何必學司馬遷幾個字就把別人一輩子籃球生命都寫光呢,何
況寫一個你一輩子沒親眼見過的且還沒走入歷史的人呢,我不敢妄下肯定的說各位籃球水平
跟情操就很低落,只是往往在文字中看不到起碼的尊重。當你幾個字說誰不夠好誰又不夠怎
樣,能否保留一些尊嚴給那些打球可以領錢的人呢。幾位筆者寫作文風實在不關各位啥事,
你看不貫他這樣寫小牛隊,還有許多地方討論小牛隊,他也沒說他寫的就對,引用數據正確
,資料不過於偏頗,我倒覺得球迷老是把討論區炸濫,不如反省自己為什麼品味這麼狹隘。
我可能算是幸運了點,到現在還是有許多球狂,她們除了整天埋頭苦練,還有心情跟我分享
了許許多多籃球的技巧,也有許多高中籃球名校的球員,除了一邊跟我打球,也讓我清楚點
籃球在台灣要怎麼打,其實別說什麼,打籃球的拐子要怎樣打,會的人就不多了吧。會你也
不太想用吧,上球場可以做假動作不能打拐子,台灣籃球風氣也很怪,我有個同學高中是簡
明富的替補,不到170的身高,運球五次要衝完整個籃球場,墊步傳球要從這邊籃框底下傳
到對面籃框底下,各位不妨試試看,搞不好一隻手都甩不到,給你拍十次你都走不到對面禁
區。何況傳給高速移動中的前鋒,甚至一條鞭殺進上籃,五六年前劉教練還是球員的時候,
對我們校隊的練習賽中,趁裁判不注意的時候,賞了控球一拳敲到流鼻血,還打了一巴掌,
打籃球不髒怎麼打,可是台灣就是這樣,打髒球往往就是討厭的一群人,可是喬丹就不髒,
陳暉就不髒嗎,我滿希望學球的管道能夠多一點,不要喬丹可以髒,南韓就不能髒。無論是
否光明正大,反正就是要能多了解這運動一些,往往看到深夜還在苦練的高中生心中就一陣
感慨,籃球要打的好,豈是你一直摸著球就能變強的。我不知道教育球迷的責任該在誰身上
,但是為什麼投籃的技巧,除了參考安西教練陪?木花道那幾頁,就只能看雜誌上休士頓投
籃的照片了,書店確實有許多陳放多年的書籍,但是生動有趣的籃球放到書本上怎麼就那麼
死板,我也搞不董。
自己寫這篇文章無非是希望能改變什麼,但是面對台灣籃球的未來,老實說,我自知沒那麼
大的力量,因為國手不是我選的,我也當不成國手,她們打國際賽第幾名,我很支持,但是
從不責罵,反正這島嶼運動風氣就是向來只看天份的,你去怪球員老實說沒什麼意思,因為
小時候的天份好像不錯從小就被決定了出路,不管打的好不好,長的不帥就只求能努力不被
淘汰,過幾年長大才發現籃球夢在台灣好難走,他是不是要反過來怪這個社會沒給他更多的
支持和更好的環境呢,就像我們老是抱怨台灣經濟不景氣,害我們大學畢業找不到適合的工
作一樣。
我希望在網路上喊的出名號的幾位作家,除了情報面跟分析面之外,也能夠更深入的介紹籃
球運動,我覺得台灣球迷的水準應該可以在高一點,整天分析幾隊交易,整天分析選秀情報
,是有一定的需要,但是球迷另外一面的需求,到底該找誰滿足呢,我管他灰狼明年怎麼留
賈奈特,我倒想知道陳信安最近在練什麼東西,誰幫我問一下陳信安怎麼看待自己的投籃姿
勢。況且作家跟讀者認知的差距,是否也應該拉近呢,球迷不會因為誰的大聲呼籲就進場看
球的,她們要知道進場可以觀賞些什麼,面對台灣-美國籃球運動的差異,你確定她們除了
膚色還分辨的出其他東西嗎,寫作的策略也否能改變一下,我老是覺得看許多文章和相關報
導跟在看娛樂新聞沒有兩樣,誰拿50分跟誰專輯破十萬張一樣,數字之下的努力,是否更應
該多多介紹呢,人物評比怎麼每次寫都跟日本小說一樣,我看大家都有玩三國志還有織田信
長喔。
我在乎我家附近的高中生熬夜苦練可以知道該練什麼,希望他知道就算他當不成kobe也可以
一輩子保持愛好籃球的心。我可以在乎的是網路的討論能夠更成熟和客氣,用身體表現籃球
是一回事,用文字來表現籃球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看網路討論也許多年了,除了球員的
名字換來換去,怎麼老是討論的話題總是沒有變動呢,反正現在就是西區四大前鋒,前幾年
是四大中鋒,等james打出成績,就要來後喬丹時代四大飛人了,然後卡特這麼名字就要在
台灣被罵的一文不值了,籃球是活的東西,人也是活的東西,諸君可否能夠更尊重籃球的生
命,甚至把屁股搬離電腦桌,乾脆去球場打打球呢。而不是註冊個id就震天價響的罵進罵出
,說實在的,我覺得許多人投注了心力寫了許多文字,討論了許多跟籃球有關的話題,對籃
球到底怎麼回事,卻一點意義也沒有...
--
FROM 218.19.4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