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球员季中观察(三):俞长栋的顶薪,买的是北控的放心 由 asjkfj 发表在虎扑CBA·北京紫禁勇士
https://bbs.hupu.com/beikong写在前面:随着CBA联赛的第二阶段渐近尾声,在赛季初遭遇巨大困难的北京紫禁勇士男篮终于让自己逐渐稳定下来,在季后赛席位的争夺战中占据了较为安全的位置。迄今为止,北控在本赛季的表现虽然未能复制2019-20赛季的惊艳,但球员和球队在比赛的各个领域仍展现出了诸多亮点。本系列文章将着眼于分析几位北控球员在新赛季两个阶段以来的表现及与上赛季相比的变化,并对他们在未来如何帮助球队做一些展望。本文是本系列的第三篇,主角是季前刚刚加盟,但如今已经是球队内线支柱的新援俞长栋。
引言:
自马布里高调入主北控以来,为了让球队的战绩符合日益提升的热度和外界期待,北控近两个休赛期内一直都在球员流动市场上尽力求购,以图增强现有阵容的即战力。而在北控的补强活动中,对于内线的更新和加强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回想上赛季,手握三外援的北控不仅将两个外援名额都留给了内线,还以高价签下了孙桐林和宗赞两名中锋。再加上选秀中摘下的状元王少杰,上赛季复赛前的北控内线轮转一度有点“人员过剩”,拿着高薪的队长宗赞和副队长孙桐林竟一度鲜有亮相的机会,这种局面直到复赛阶段才有改观。
不过随着新赛季的临近,4节4人次的外援制度也即将第一次全面实行了。大小外援一同登场的权利被剥夺,所有外援加在一起只能打48分钟。而相比之下,进攻发起能力更强、更能保证球队下限的小个子外援势必会分走这4人次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各球队对于本土内线的贡献显然将会出现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北控却不仅失去了两名内线外援的使用权,还在获得李根的交易中把前队长宗赞送到了上海,内线人员出现了巨大空缺。而俞长栋与北控的签约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发生的。
一、 从冠军拼图到京城台柱
俞长栋身高2.07米,体重112公斤。他生于1991年,早年曾进入过山东和吉林两省的青年队。2010年,俞长栋在山西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年后转投新疆男篮,就此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章。在那个新疆队“重金求冠”、为提升实力而不断发动金元攻势的年代里,俞长栋却在这支阵容几乎年年都有不小变化的豪强球队里效力了十年之久。在蒋兴权指导的提携下,他只用不到一个赛季就坐稳了首发,并且不断取得技术和数据上的进步,逐渐成为一名能内能外、可攻可守的全能型内线。效力新疆期间,他随队三度打入总决赛,并获得2017年的CBA总冠军。2017-18赛季,暂时失去周琦的新疆队开始让俞长栋挑起内线大梁,他也不负众望地打出了场均13.8分、6.1个篮板的生涯巅峰数据,三分命中率超过40%,不仅入选了CBA全明星阵容,还得到了随中国男篮红队出征亚运会并成功折桂的至高荣誉。
2020年休赛期,出于工资帽限制和挖掘年轻球员等因素的考虑,新疆队一口气将西热力江、可兰白克和俞长栋三位效力多年的本土老将都放入了自由市场,三人也很快引起了诸多球队的注意,而有意补强内线的北控也在此列。最终俞长栋谢绝了其他球队的邀约,选择了来当北控内线的“台柱子”。2020年9月1日,经新疆和北控两家俱乐部先后官宣,俞长栋正式以三年顶薪签约北控。他的加盟使得本赛季北控阵中的前新疆队员增加到了4人。
来到北控后,俞长栋不仅快速融入了球队,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征服了北控的队友和球迷。去年10月14日,他在北控的第一场季前赛中就砍下23分7个篮板,其13次出手命中了11球。其后在本人数次遭遇伤病、球队内线轮转吃紧等种种不利因素下,俞长栋始终是北控内线最为坚韧和稳定的点。赛季至今,他场均为北控出战33.9分钟,14分、10.5个篮板和1.4次助攻全部创下个人生涯新高。俞长栋在攻防两端的表现可以说完全达到(甚至超出)了北控上下对于他和这份顶薪合同的期待,也为本赛季内线捉襟见肘的球队撑起了一片天。
二、 北控内线的“万能钥匙”
“全能”应该是俞长栋作为一名球员最鲜明的标签。他可以胜任大前锋和中锋两个位置,并且在一名内线球员所能涉猎的几乎任何领域都能为球队做出贡献。由于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杨到队前)缺乏有效的战术核心,再加上自开赛至今都没有解决的内线人员问题,北控不得不让俞长栋在进攻和防守中承担了多种多样的任务。可喜的是,这位多才多艺的冠军内线真的凭着一己之力帮球队解决了很多问题。
在进攻端,俞长栋是北控当之无愧的内线核心
如果说杨和张帆是当今北控的外线双枪,那么俞长栋足可以称为紫禁勇士的内线柱石。他在场上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北控得分,为他本赛季的新东家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俞长栋的进攻作用,首先体现在他为北控带来的内线终结能力。离篮筐越近的地方就越容易得分,这是篮球比赛的一般公理。因此不论对于哪支CBA球队来说,篮下得分都是进攻端的必争之地。本赛季由于人事变动,北控在冲击篮下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约瑟夫-杨虽然速度惊人,但身体和技术特点决定了他的得分更多还是要靠投篮;去年的优秀终结者王少杰暂时没有适应主攻手的角色,在篮下的效率出现了很大下滑;而球队的另一名主要内线孙桐林则是个以策应见长的技术型球员,其身高和运动能力难以支持其在篮下打出产量。再加上同样不擅突破的张帆、王子瑞等国产后场球员,北控今年在篮下出手的命中次数和命中率都跌出了联盟前十,而且经常出现篮下威胁不足,进而影响全队进攻的场面。
幸好,北控还有俞长栋。本赛季的俞长栋堪称北控篮下最为稳健的终结手,他的场均出手次数(9.8次)和两分出手数(7.4次)都排名全队第三位,两分命中率则以59.7%名列全队首位,篮下命中率更是高达64.9%(211投137中),尽自己所能地填补了北控在篮下的火力空白。虽然身高和运动天赋都不及王少杰,但俞长栋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对抗,从而赢得篮下出手的空间,并且在对抗后仍可以通过轻巧的拉杆和反手上篮躲避对方的封盖,并保持住柔和的上篮手感:
而在二次进攻和转换快下时,勤奋而富有激情的俞长栋也从不吝惜自己的体力,而且懂得出现在最正确的位置,在乱军之中把握住战机。
此外,俞长栋勇于对抗、善于对抗的特点也让他成为北控的造罚球大户之一,他场均3.6次的罚球在国内球员中仅次于王少杰,而72%的罚球命中率也足以让他对防守方的杀伤转化为实际意义上的得分(此处掩护某位场均造4.8个罚球却只有58%命中率的球员撤退……)。
除了篮下的终结外,他也为北控带来了难得的空间。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笔者已经和大家略微探讨过北控在球场空间上的局限性。本赛季北控的三名内线球员都有过拉到外线进行远投的尝试,但相比起尚处起步阶段的王少杰和还没有完全“开发成功”的孙桐林,俞长栋的三分球显然早已经是他的常规武器。本赛季他在承担大量内线进攻的同时仍有场均2.4次的三分球出手,34%的命中率作为四五号位也具备了一定的战略意义。当俞长栋拉开到三分线外时,北控的内线空间会开阔不少。此外,俞长栋还能借助自己的外线威胁发动面筐突破,以灵活扎实的脚步直取篮筐。
内外兼修的俞长栋对于北控进攻端的影响力也很直观地体现在了团队数据上:他的进攻效率达到119.3,在全队主要轮换中仅次于杨排名第二;他在场时的北控平均每百回合能得到115.6分,比他不在场时的每百回合得分多出了9.9分,同样排在全队第二位。
防守端,俞长栋则是优秀的篮板手和尽职的防守者
除了进攻端的巨大作用之外,俞长栋的防守对于北控而言同样不可或缺。由于长期没有大外援,北控阵中的三名本土内线其实都是球队弥足珍贵的防守资源,而三人在防守端其实也有着各自的特长:王少杰善于护筐和弱侧协防,孙桐林精通选位、延误和低位顶防,而俞长栋在防守端的最大优势就是他的篮板球。本赛季至今,他场均能抓下队内最高的10.5个篮板球,排名联盟第七(国内球员第四,仅次于周琦、韩德君和沈梓捷),而且前场篮板和后场篮板都排在国内球员的前五名之内,两双次数也达到14次。俞长栋的身高虽然不算突出,但他能够凭借精准的预判和凶悍的卡位战胜很多比他更加高大的球员,也能凭借扎实的护球免遭小个子对手的“偷袭”。虽然北控本赛季的内线高度几乎场场吃亏,但篮板球的保护没有出现太大疏漏,总篮板数目维持在联盟中游的第9位,防守篮板数更是高居联盟第4。这其中俞长栋自然是居功至伟。
篮板球只是俞长栋在防守端的众多任务之一。内线短缺的北控需要他干很多事情,从上线的延误扫荡、低位的背身顶防到弱侧的协防,他把你能想到的活儿都干了个遍(王少杰和孙桐林其实也差不多)。再考虑到他在进攻端的重担,这“顶薪”背后的工作量也确实有些难顶。不过俞长栋仍然很尽力地完成着这些任务,在与王少杰搭档时,他会在上线夹击延阻持球人、在低位主防哈达迪等高大中锋;而当身边换成了孙桐林时,他就要站在底角兼顾协防篮下,并冲到进攻球员的路径上“堵枪眼”。虽然他的抢断、盖帽等防守数据并不华丽,但他在场时球队每百回合会比他不在场时少丢10.4分。耀眼的团队数据足以说明他的防守影响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在数据上无法体现的作用。
三、“顶薪”之重
在球场的攻防两端,俞长栋都为北控拼出了自己的全力,也为北控如今所取得的战绩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全能”的俞长栋究竟还不算是“无所不能”,随着比赛的进行,他在一些方面的短板也有所暴露。
身体天赋的天花板毕竟难以逾越
放眼整个CBA,俞长栋作为一名4/5号位摇摆人的身体条件虽然称不上平庸,但距离最顶尖的四号位和五号位还是有些差距的。而在面对一些实力极其强大的对手时,这些差距就会暴露得比较明显:他虽然有着能支撑他在外围扫荡的移动能力,但速度终究很难那些第一步极快的持球手;在低位的他尽管力量不差,但如果是迎击那些高出他半头的低位大杀器,也还是显得有些艰难。
俞长栋在进攻端的效率已经几乎无可指摘,唯一美中不足的或许是他的失误率——不同于大部分内线球员的是,他的进攻一般不靠高举高打,而是喜欢自下而上起身进攻。这样的打法虽然增加了自身的灵活性,但也会付出不小的失误成本,本赛季他的失误率达到15.2%,在队内主要轮换中仅好于正在恢复中的孙悦和承担更多策应任务的孙桐林,我们也不少次见到过他在篮下要起身时遭到切球的画面。
其次,他需要让自己更多地留在场上
如果说身体天赋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犯规控制或许是俞长栋可以尝试解决的课题。作为在场时对全队影响力最为积极的球员之一,俞长栋的上场时间(场均33.9分钟)其实还有提升的空间,而限制这一空间的主要就是他的犯规问题。俞长栋多年以来一直以拼搏精神而著称,之前两个赛季在新疆打替补时,每球必争的他在每36分钟里的犯规数分别达到了惊人的4.7次和5.8次,本赛季重回主力位置后虽然有所控制,但每36分钟内的犯规数仍然达到4.3次。考虑到当俞长栋下场后的北控平均每百回合要净负对手整整12.0分,他还是应当进一步地克制自己,从而更多地留在场上帮助球队。
不过,俞长栋这个点上暴露出问题的原因不止在个人。作为一名基本定型的运动员,俞长栋的这些短板并非第一天存在,也必然不是不为北控教练组所知晓的。如今的状况更多是由于北控如今的阵容配置暂时不具备隐藏他这些缺陷的能力。某些时候,对于俞长栋都做不好的事情,队友们也实在没能力做得更好了。作为队内的顶薪球员,俞长栋是暂时为整个球队扛下了这些“脏活累活”,而他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表现出的顽强精神更是值得队内外的每一个人的尊敬和推崇。
四、 结语与展望
光阴似箭,如今距离俞长栋正式加盟北控的日子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月了。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为北控球迷充分地展现了一位冠军球队重要成员所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精神属性,并在前两个阶段的联赛中非常成功地守住了北控薄弱的内线,成为北控前半赛季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如果说张帆本赛季的表现对得起他的英文名“Kobe”,那么俞长栋也绝对没辜负老马称呼他的“Michael”。北控给了他一份顶薪,买到的确是一份放心。
据多家媒体报道,北控的新任大外援尤度已经于近日抵华并开始隔离,不出意外的话可以赶上第三阶段的比赛。尤度的加盟势必让俞长栋等人肩上的压力得到减轻,不仅可以减少他在防守端的体力消耗,也能够让今年长期充任五号位的他在一定时间内回到自己擅长的四号位上。最重要的是,厚实的内线轮换可以更好地保证几名球员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赛季早期已经遭遇两次扭伤的俞长栋。他与北控的合同还有两年半,相信大家也都希望他能够尽可能多地为球队登场比赛,将优异的状态保持下去。
--
FROM 11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