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如果你们借贷给同胞,不可走进他家里索取抵押物; 11 要站在外面,等他把抵押物拿出来。 12 如果他是穷人,用自己的外袍作抵押,你们不可把他的外袍留到第二天, 13 要在当天日落之前还给他,好让他盖着外袍睡觉。他会因此祝福你们,你们的上帝耶和华也会将此视为你们的义行。(Chinese Contemporary Bible)
—
論貸物取質
10如有所貸於鄰里、勿入其家以取其質、 11必立於外、待其攜質於外以予爾、 12其人若貧、則勿留其質越宿、 13日入之時、必反其質、使其有衣以寢、必為爾祝福、此在主爾之上主前、必視為爾之義、(浅文理本)
—
学者评论:
24:10-11节,经文的意思是,贷款或其它债务已过归还期限,债权人有权起诉于法庭,要求取得抵押物品。即使如此,经文禁止债权人和法庭代理人进入债务人的家中,他们必须在外面等欠债者自己把抵押物品拿出来。经文除了考虑欠债人的面子,也为了禁止外人翻弄债务人家里的东西,破坏家庭隐私;另外,考虑到闯入债务人家中可能造成袭击和严重伤害。另一学者评论说,为进一步保护欠债者的脸面,经文要求:当欠债者的生存离不开抵押物的时候,就必须把抵押物还给那人。
24:12-13节,“如果他是穷人”,意思是欠债者能用作抵押物品的东西就只有一件。例如,欠债者假如只有一只枕头(或外袍),债权人必须晚上归还,换取别的抵押物,天亮以后再用那物品换回枕头(或外袍)。
另一学者评论说,在债务人需要时必须归还的物品有三种:白天的衣服,床褥和睡服以及债务人维持生计所需要的。即使欠债者不感激你,不为你祝福,上主还是会认为这是一件善举,会赐福于你。
—
S评论:
学者们评论说,要保护普通欠债者和穷人欠债者,因为他是你的弟兄(或同胞)。我们这块土地上部分债务人有跑路、厚黑不还…等方式。一些债务人外表显得很富有(欠钱的是大爷)。债权人反而很被动(要钱的是孙子),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评: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君子多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7.19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