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陵在听歌
香港大学在CID上传了之前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重复感染的病例(
https://m.weibo.cn/1251560221/4541590820893050)。我总结了这个病例,并在此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说这是重复感染。
该男性患者为一名33岁香港居民。他既往健康。在初次发作期间,患者出现了咳嗽、咳痰、咽痛、发热和头痛等临床表现。2020年3月26日,该患者经口咽和唾液SARS-CoV-2 RT-PCR检测确证阳性后,于3月29日住院。入院时,他的症状逐渐消失。该患者经过两次间隔24小时的鼻咽和咽拭子SARS-CoV-2 RT-PCR阴性检测后于4月14日出院。
142天后,该患者从西班牙经英国返回香港,通过SARS-CoV-2 RT-PCR对口咽和唾液进行了SARS-CoV-2 RT-PCR检测,呈阳性反应。2020年8月15日,他再次入院,但始终无症状且体格检查无异常。患者入院时SARS-CoV-2 RT-PCR的Ct值为26.7,CRP略高,并出现低血钾。胸片无异常表现。于是医院仅予观察。住院期间患者RT-PCR Ct信号逐渐减弱,病毒载量逐渐下降。
该病人在初发感染后10天的血清样本,和第二次感染后入院1天的血清样本抗病毒抗体IgG均阴性。但应用Abbott法在第二次住院后5天IgG呈阳性。对于该患者在3月第一次感染和8月第二次感染后的口咽和唾液阳性样品进行病毒测序,显示两个病毒的基因组属于不同病毒进化分枝(毒株)。患者首次感染的毒株属于GISAID V亚型,为穿山甲冠状病毒B.2谱系;重复感染的毒株属于GISAID G亚型,为穿山甲冠状病毒B.1.79谱系。两个病毒有23个核苷酸差异,其中13个导致氨基酸变异。首次感染的病毒orf8 64位为终止密码,使其58个氨基酸被删除。两个病毒毒株S蛋白、膜蛋白、核心蛋白、非结构蛋白(NSP3,NSP5,NSP6,NSP12)以及辅助蛋白(ORF3a,ORF8和ORF10)均有差异。
研究发现第一个病毒基因组与2020年3-4月期间美国和英国流行的毒株接近;第二个毒株与7-8月瑞士和英国的毒株接近,其具有十分特异的L142F突变。
目前的证据均指向这是一个重复感染病例,而非初发感染复发。这是由于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毒株分属不同进化分枝,具有23个核苷酸差异。其次,在第二次住院时,患者CRP升高,IgG从阴性逐渐转阳,提示这是个从头感染。第三,两次感染间隔142天。第四,患者有出境史,且分离毒株与所到区域的流行毒株一致。
患者在初发感染后可能没有出现明显的抗体反应,这也许是患者出现重复感染的原因。但作者认为,首次感染后只采样了患者发病10天后的血清,而通常抗体在感染后2-3周后产生,因此不能完全排除患者产生了抗体的情况。但即使有中和抗体产生,中和抗体对不同毒株的抑制作用也有差异。因此,亦不能完全排除微量抗体在预防该患者重复感染中的作用。这个患者第二次感染比初发感染表现要轻微,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虽然感染不同的毒株,T细胞识别的表位有差异,应答效力也不同,但是T细胞应答可能是患者能在重复感染后具有较轻症状的原因。
这项研究对疫苗的启示,与之前多个恒河猴研究结论类似,就是接种疫苗可能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病毒载量,并降低肺炎发生的概率,但是有一定可能疫苗不能100%预防新发感染的发生。
--
FROM 59.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