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最近写了一个本版面发展的总结与思考。稍作修改,用以自荐,请大版主等考虑。
xiongan我版于4月15日开版,本人4月24日经申请被任命为第一个常务版主,迄今两者都已过两月有余。
两月过去,原本像打了鸡血似的众多热血青年逐渐冷静,社会上舆论也由最初的沸腾转为在按部就班的工作中等待乃至漠视。其实大家对新区的关注,或许更多的是和北京畸形的房价有关,期待在有限的人生时光里找到新的突破口。这点从房版也可以看出。不断有人加入我们版块的新建立的Q群,有许多热心的朋友,但更多的人可能只是来“看看”的,有枣没枣打三竿。
作为版主,管理版块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公益,如果说有私心,就是希望在打发时间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对这个事情有更多更及时的认知。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将本版块发展的更好的基础上。
但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本版的核心优势或立足点在哪里?遍览网络,最核心最关心的是对房子的讨论,但已有房版,并长期吸引了一大批人;另外,很多从雄安股票的角度关注,本论坛也已有比较专业的股票论坛去分析。剩下还有什么呢?金融?但其实从大趋势上这应该不是国家需要的方向所在,过度的金融或虚拟经济或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伤害有目共睹,很多人更是有切肤之痛。那么,讨论雄县、安新县、容城三地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育婚乐?但这个外地人去的不多,参与有限,本地人人数有限参与同样有限,两者的交集也有限;并且这个点的视野也过于狭隘,所以只能成为本版的一个方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出路在哪?思考再三,提出这么一个想法:本版的未来发展思路,应该在于结合各位版友的个人生活体验,紧跟国家发展大背景下的雄安新区发展,来讨论我们关心的话题。但是,讨论的思路一定不能狭隘,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应放眼国内外、甚至古今的各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案例和经验教训。
比如,新区现在处于规划阶段,我们的重点应该也在于规划。但不应仅仅讨论这三个县的规划。首先应该放眼京津冀三地,北京疏解不好、发展不好,雄安肯定没戏,所以首要的应重视北京和天津的发展,也包括石家庄等河北各地的政策。其次,应该放眼国内,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同样有一体化,珠三角大湾区也在建设,中部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发展也在进行,相关的案例、经验想法我们同样可以在本版讨论。最后,国际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的大城市病的解决、新区的设计也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学习。这更多的需要专业人士,但其实国内已经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来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比如郎咸平提到东京的发展就是将整个区域分为十几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是独立的单位,各小区域之间快速联通,一个小区域发生问题不影响其他小区域,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当然,作为个体,我们更多关心的还在于与我有毛关系。这点现阶段涉及比如自己的单位是否迁移,自己是否有机会迁移,那些牛逼的单位要迁过去等等。所以有个帖子说“我们单位确定迁了”,回复就比较多。以后可能更多地涉及,迁过去之后的吃喝拉撒生活与发展的讨论,想必也会引起版友更大的兴趣。
也有一些人不看好新区,本版也欢迎发帖。
对了,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涉及到个人,结合到国家,去新区搞实业投资项目也是本版十分欢迎的内容,能组团更好。不过也发现,更多的好机会,大机会,在北方这种国有企业而非市场民营企业占主导的当下环境下,做好这个很不容易。
相信本刊在接下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推出,将有更大的发展,也会更加活跃!
特此自荐!
--
FROM 123.1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