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这是最关键的影响。土壤pH值决定了土壤中各种矿质养分(如氮、磷、钾、钙、镁、硫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等)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程度。
在酸性土壤中,磷容易与铁、铝结合形成难溶物,不易被植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也容易流失;同时,锰、铝的溶解度增加,可能达到对植物有毒害的程度。
在碱性土壤中,磷、铁、锰、锌、铜等养分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导致植物缺乏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状(如叶片失绿、发黄等)。
pH值在6.0-7.0的范围内,大多数养分的有效性最高,最有利于植物吸收。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 许多对土壤肥力至关重要的微生物(如分解有机质的细菌、固氮菌、硝化细菌等)都有其最适宜的pH范围。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这些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影响土壤结构: pH值会影响土壤胶体的电荷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的团聚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例如,酸性条件下,铁、铝氧化物可能使土壤板结;碱性条件下,钠离子过多可能导致土壤分散,形成不良结构。
影响农药和重金属的毒性: 土壤pH值也会影响某些农药的降解速度和有效性,以及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和毒性。在酸性条件下,某些重金属(如铝、锰)的毒性会增加。
--
FROM 120.23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