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六月积分活动】方言
这个我们就叫豆角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是我说的芸豆呢,刚到家,正在吃。如图。
:
: [upload=1][/upload]
--
FROM 223.72.67.*
不是 豇豆有糯糯的 很长的那种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感觉是我说的芸豆呢,刚到家,正在吃。如图。
:
: [upload][/upload]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GT-AN00」
--
FROM 39.144.106.*
真相大白
【 在 katel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乌白丸
:
--
FROM 49.5.200.*
这些地方属于内陆,过去经济不算发达,相对封闭,所以当地人都有地方保护情结吧,所以都说方言,不爱说普通话,本质上是一种地方主义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附近省都互通,细节有差异。这些地方方言生命力太强吧,另外我有点觉得这边本地人很不愿意说普通话,好像是因为和普通话差异比较大,他们觉得说普通话很难听,有点类似没穿衣服见人的感觉。确实我听着也是有点别扭。
--
FROM 49.5.200.*
饭量好大啊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是我说的芸豆呢,刚到家,正在吃。如图。
:
: [upload=1][/upload]
--
FROM 49.5.200.*
本帖爬楼完成
感慨中国语言和区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豆角竟然能有好些楼差异化不对称信息的讨论,最后才达成一致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雪梨发了个帖子,提到今天是她家老二的值日 日。为了怕两个重复的日字不好读,她特意加了个空格。然而我已经被训练成看到单独的日字,就本能的反应为表达语气的脏话了。在二十多年前,在我的语言体系里,日只是单纯的表示太阳而已。
: 在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很多名词的差异会让我很不习惯,多见于食物。比如我们那里说菜花,这里说花菜。我们那里说芸豆,这里说四季豆。我们那里说莴苣,这里说莴笋。我们那里说苋菜,这里说汉菜。看我现在还在念叨这些,就可以想见当年对我的影响了。不过时间长了,慢慢也不怎么纠结了。
: 想到的另一点,是两三年后法律课的老师,差不多每句话后都要加一个“嘎”。在他之前,我从没听人这样说。在他之后,我好像经常听人这样说。我们开玩笑似的跟着学,很快也变成了本能。现在我对这个词已经没有意识了,我完全想不起这两天有没有在说。
: ...................
--
FROM 49.5.200.*
……一个人的饭吗?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只是其中一盘。
--
FROM 49.5.200.*
你一顿的水果顶我一礼拜的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晚上给我剩的,我最近都忍不住的吃了。今天这个算少的,还有小半碗米饭,几十个葡萄,几十个小西红柿,一个桃子。饭点的时候吃了个煎饼道的煎饼和几串久久鸭。有的时候小砂锅是论锅吃的。前两天娃妈对着垃圾桶拍了残骸,去她妈妈圈吐槽我吃的多,气愤。
--
FROM 49.5.200.*
我从小生长的环境没有方言。。。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雪梨发了个帖子,提到今天是她家老二的值日 日。为了怕两个重复的日字不好读,她特意加了个空格。然而我已经被训练成看到单独的日字,就本能的反应为表达语气的脏话了。在二十多年前,在我的语言体系里,日只是单纯的表示太阳而已。
: 在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很多名词的差异会让我很不习惯,多见于食物。比如我们那里说菜花,这里说花菜。我们那里说芸豆,这里说四季豆。我们那里说莴苣,这里说莴笋。我们那里说苋菜,这里说汉菜。看我现在还在念叨这些,就可以想见当年对我的影响了。不过时间长了,慢慢也不怎
: 淳澜崃恕
: ...................
--
FROM 120.245.123.*
嗯,怕被同化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抗拒的是被同化吧
--
FROM 112.2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