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晃晃的日光,各种漂亮的裙子,冰淇淋,粉红色的晚霞,突如其来的暴雨,夏天的浪漫总是触手可得。
夏天是恋爱的季节,虽然已经35岁了,白一宁依然这么觉得。
一个沉闷的午后,白一宁的手机亮了一下,进来一条微信“晚上一起吃个饭?”已经大半年不见的人突然发来一条短信,在去吃饭的路上,一宁一直跟自己说,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饭局,但是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冒出来“这是吗?你会为了别人跑十几公里去吃饭吗?”
迷迷糊糊间,一宁就坐在了约好的韩料馆,冯皓已经先到了,他们聊了一会儿工作,聊了一会儿互联网不太光明的未来,聊了一会儿孩子上学上国际还是公立,感觉所有的话题都聊完了,冯皓说走吧,走到外面,才发现下起了瓢泼大雨,一宁低着头打车,排在235位,她笑着说这要等到几点啊,冯皓略带纠结地说“要不,我送你吧”一宁的心突然狂跳起来,她脸上不露声色“那只能麻烦你了”,然后扬扬手上的小小的粉色太阳伞“我这里有伞,你的车停在哪里呢”
后来,一宁无数次的想起那天他们在伞下走到车的一公里路程,伞很小,为了避嫌,冯皓半边身体已经淋湿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一宁一直在说话,说了些什么,她已经忘了,雨打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直溅到她的心里,她无比的欢欣雀跃这场突然的大雨,在之前漫长的接触中,她一直觉得冯皓是喜欢她的,但她不确定,不确定那些若有有无的关心,超过正常频率的联系,算喜欢吗?毕竟他们的关系那么远,但这场大雨之后,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车上坐定之后,一宁害怕了,这么暧昧的空间,外面哗啦啦的雨声,即使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她也觉得背叛了家庭,她刻意的看着窗外,车在导航的指引下笔直地向前,“车开得真好”虽然不想承认,但冯皓真的符合她心中的完美男生,聪明,幽默,开车好,英文好,文艺,细腻,这种吸引太致命了,一宁一直想回避这种感觉,但此时此刻,在车里,她连偏过头看看他的勇气都没有。
“到啦”冯皓把车停好,笑着看看她,她下车,头也不回的走了,回到家,雨一直在下,北京这个夏天的雨特别的多,“就像失恋后的眼泪”一宁躺在床上默默的想,从那天之后,冯皓联系她的频率变得很高,他们的话题也一下拓展开了,她开始问他“你觉得新一是应该和小兰在一起,还是和灰原哀在一起”这类无头无脑的问题,冯皓一点都没觉得35岁的人问这种问题太奇怪,反而很认真的回答“灰原哀,我喜欢灰原哀”是的,一宁幼稚的觉得喜欢灰原哀和喜欢小兰的人不是一类人,无法相爱,能看的进去恋爱中的花束的人和看不进去的人也无法相爱,在无数测试中,一宁越来越肯定冯皓是对的人,但这又怎么样呢,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在18年前甚至在同一个教室看了同一部电影,但他们依然不认识彼此,直到33岁,因为业务对接,才有了不多的接触。但相似的人哪怕接触不多也能找到彼此,就像一种雷达,她看到了冯皓投行精英下敏感和细腻的心,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这一点在那个雨天后一次次的被验证。
下一步呢,一宁知道如果她想,他们可以约会,看电影,看美术展,然后亲吻,热恋。但是一宁的老公也是一个聪明幽默文艺浪漫的人,只是在十年的婚姻中,他们已经把精力分给了孩子,学区房,收入,投资,他们已经很少聊那些了。所以只是因为那一份新鲜感,就要背叛自己深爱的老公吗?一宁举棋不定,冯皓含蓄的撩着她,她有一种别样的不爽“所以我就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人,一个不值得你赴汤蹈火的人吗?”
整个夏天,一宁都被纯粹的开心兴奋和负罪感撕扯,这个北京的夏天,格外的漫长,她和冯皓再也没有见过面,
之前暗恋冯皓的心情,就像冰淇淋一样,在40度的高温下,融化成了一滩甜腻腻的液体,再也没有人想吃它。
等一宁清楚的知道不会有下一步的时候,她瘦了好几斤,身边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变化,甚至自己的老公也不知道。这个夏天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活得不彻底的人,就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探寻”这是一宁给这件事情的总结。
这个夏天,变成了一个小秘密。
--
修改:TaylorS FROM 114.247.88.*
FROM 114.2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