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了回忆的一点儿门~ 继续写
五一回村,刚好遇到京东送货员送东西给爸爸,我买的。
爸爸跟我说,这是杜老师的孙子。
我看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确有杜老师的影子。
以前给爸爸买东西,总是看到送货员杜xx, 没想到竟然是杜老师的孙子。
想起杜老师,就不得不想起,他教我的第一堂课。
我们村小,有三个固定老师,其余的都是年轻的代课老师,总是换啊换的。
三个固定老师,两个是有编制的,王老师和于老师。
他俩一看就是有编制的样子,稳稳重重的,慈祥的,和蔼的,可亲的,有时候又是威严的。
杜老师,跟王老师和于老师同样,都是老教师,他们都和我爷爷同龄,可却没有编制,到最后还是没有编制。
但是杜老师却是可爱的,活泼的,“狡黠”的,我们都非常喜欢他。
于老师教数学,王老师教语文。
杜老师则什么都教,音乐,美术,思想品德,还担任一些杂事。
第一节音乐课是二年级的还是一年级的时候
杜老师来了
板书几个大字: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儿不如男,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等等~
杜老师就这样,给我们启蒙了。
这应该是豫剧了!
印象深刻~
我想,我自儿时就不觉得女孩子更弱,一定有这堂课的原因。
再后来就是美术课,但是我有点儿忘记内容了。
还有大字课,就是毛笔字课。
每每到了大字课的时候,我们都要特意提着墨水瓶和毛笔去上学。
后来我们实在学不会,就用高粱梢,弄断,吸墨水写字,倒是横平竖直了,可是粗细一样,没提没顿的。
老师照样给我们圈红圈,也没有很批评我们。
杜老师有个外号,叫黄瓜把儿,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外号是如何而来。
因为杜老师太亲民了,以至于有淘气的小男孩儿把吃剩下的黄瓜把儿放他办公桌上。
气得他不行~
再后来,我外出读书,学业繁忙,就没再关心小学老师的事情,尤其是杜老师还是我们隔壁村的,消息更少。
再后来,有一次,妈妈跟我说,杜老师去世了。
再后来就是爸爸说,这是杜老师的孙子。
我抬眼望去,仿佛又看到了杜老师。
--
修改:sherry2010 FROM 106.120.127.*
FROM 106.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