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其实我感觉没什么好办法,大人没法真正代入到孩子的思维,也不能直说人家能力和期望不匹配,这不打击人么。从事后他的反应来说,我是觉得接受就好,不用评判什么抗压能力好坏,反正差你们也做不了啥,陪伴就好。从目标期望来说,以下就可以基本当瞎扯。
了解一下他目标到底是啥,数理化要前几名,到底第几名,第三名还是第五名,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为什么第五名可以,第六名就不行,这名次要求哪来的,依据是什么。是高一要第五名,还是高三要第五名,是次次考试都要第五名,还是只要高考第五名就行。语文外语为啥不要前几名,差在哪了。为啥语文外语可以不要前几名,数理化就得前几名,如果因为数理化是优势项目,那为啥语文外语就不能是优势项目,是不想学还是不喜欢老师还是天生不行,如果是天生不行,那有没有可能数理化天生就只是第六名,那英语有三十几名有十几名有二十几名到底天生在哪里努力能影响什么。自己数理化是优势,人家数理化也是优势,那到底谁的优势更优势。总之无限发散先把他侃晕,破而后立,重新建立思想体系。
另外正经讲说到这我忽然想起,高一从初中到高中的跨越,可能确实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前阵刚好我和我妈也聊到这些,我说我高三很恐慌觉得不行了掉到四五百名了,我妈说没有啊你后面一直就那样,倒是高一经常回来说不行了跟不上别人都太厉害了。你不也说之前子弟校压力小得多嘛,现在这也是正常的。当然要孩子理解这些可能是很难,这个可能也没啥见效快的办法,做好心里建设,慢慢坚持吧。
【 在 bluezxz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自己觉得差,觉得匹配不上自己的努力
: 其实我们一直说不错啦
: 数理化是优势科目,他觉得都要前几名才行;
: ...................
--
FROM 171.2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