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和朋友聊到写信,又理论创新了:以前收信很慢,联系不便,想象的都是优点,憧憬的都是美好,利于情感维系;如今实时通信,无所遁形,缺点随时暴露,容忍度降低,关系容易破裂。朋友说那不能这样讲,热恋的人得不到及时回应,对异地的恋人很不友好。
便想到我那一箱子书信。我都忘了是怎么存下来的,应该是每学期背回家收藏,爸妈搬过来的时候,又一起运了回来。我也很好奇最开始是怎么建立的通信关系,我总觉得第一学期应该是杳无音信的,但是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总有人有办法找到你。
写信的人按类别分一下。爸妈就不提了,堂哥给我写过几封,小时候寒暑假我们都在奶奶家一起玩,我捡过他很多衣服,过年时哭着喊着要他到我家去住。如今大概几年能见一次,相互并没有什么话说。
有一个初中同学,一直通信到通信方式改变。他读了师范,据说有个女同学眼馋我们鸿雁传书,让他牵线跟我当笔友,也加了qq,假期回去一起见过几次。后来不知不觉没了联系,偶尔跟同学提起,当年单身时担心将来接吻会生孩子的小姑娘,也已经是资深妈妈了。
高中同学略多。两个踢球的小伙伴,寄过几张明信片,主要是节日问候、生日祝福什么的。有个高二文理分科转来,和我坐过一阵同桌的女同学,不知怎么知道我的地址,写了长长的信,还让我听pretty boy。好像听也是听了,但是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歌词是啥。印象中她一次给我寄过三个礼物,我只记得其中一个似乎是手串,大概在某个国猪例行丢人我往楼下扔啤酒瓶的时候一起飞出去了。我也去给她买了个手链,卖家小妹问我手腕多细啊,我纠结了半天,说不知道,就按你手腕来吧。寝室一哥们儿也和她通信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无聊比谁写信字多,好像有一次我写了三十多页之后,他憋了一通宵写了六七十页。上个月有个高中同学过来吃了顿饭,对酒忆当年时提到这女生,说她跟很多同学都写信。还激情四射的回忆当年泰山队首夺联赛冠军暨双冠王之后他给我寄来报纸分享喜悦,我举杯说感谢惦念都在酒里了,心里嘀咕有吗我咋不记得,我只记得暗恋的姑娘给我寄的报纸。文理分科前的同桌给我写过三封信,最后一封我回信的时候糊涂了,把来信原样寄回去了,从此再也没有收到她的信。
其他渠道联系的也有几个。当初QQ聊了个小姑娘,写了不少信。十几年前出差的时候见过一次,小姑娘带着老公来的。中间有过几次几年都没联系,然而又总能续上。当忽然意识到居然已经认识了20多年时,时间立刻变得很有分量。另外有一个在附近城市读书的小姑娘,写了一两封信吧,寄了个礼物。已经记不得为什么就没联系了,是个小美女来的,当年真是过于纯朴了。有一阵流行笔友,不知道寝室里哪里来的杂志,有很多征笔友的信息,翻了翻找了个名字非常文艺的随州高中小姑娘,写了几封信,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就没联系了。
从前车马很慢,慢慢的收到想念。如果想起某个人,也许我会小心的写封信,等着它慢慢走,慢慢的期待会收到回复,也许没有。如今天涯咫尺,朋友们却变成了一个个名字,我还是会想起他们,但是他们不会知道了。
--
FROM 171.2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