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爱,所以看着美。
早上地铁上读《张幼仪传:一无所有,一无所惧》,发现这句话对别人也许灵验,但对徐志摩不灵。
胡适谈徐志摩,说他的信仰中只有三条:一是爱,二是自由,三是美。
梁实秋就着这话接着说,徐志摩对于爱、自由、美的追求合在一起就是对一个美妇人的追求。
这些话说到点子上了,看徐志摩的履历,发现他的这个特点非常明显,他对女人的相貌很挑剔,对美的标准要求很高。
徐志摩喜欢的美女,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那种美女,而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那种美女。林徽因是这样,陆小曼也是这样。
徐志摩到最后也没喜欢上在他看来“乡下土包子”、“相貌平平”的张幼仪,哪怕两人生过两个儿子。
看张幼仪的照片,厚唇,大脸,身体强壮。
看林徽因和陆小曼的照片,薄唇、小脸、身材纤细。
以我一个女性的角度,并不觉得林徽因和陆小曼是美女。
但据我对徐志摩的了解,他应该觉得林徽因和陆小曼是极美的。
贴照片你们自己判断。
读《张幼仪传》,
感觉张幼仪被徐志摩遗弃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张幼仪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家里兄弟八人,姐妹四人。张幼仪在姐妹中排行第二。张家既是官宦世家,又是书香门第。在当地声名显赫。
1.张幼仪跟徐志摩的婚事是张幼仪四哥张嘉璈帮她定下的。
当时她四哥看过17岁的徐志摩的文章后觉得徐志摩”才气纵横,前途无量“,而徐家看中张家的门第。两家就这样把婚事确定了下来。
2.张幼仪的嫁妆是六哥去欧洲采买并亲自押送到海宁徐家的。
3.张幼仪陪同徐志摩在英国读书期间,发现怀孕。她把这事告诉丈夫徐志摩,没想到得到的答复是徐志摩要求她打胎。并派了一个叫黄子美的人来跟张幼仪谈离婚。
此前,张幼仪是抱有幻想的,认为丈夫顶多会纳妾,是不会休了自己的。到了这个时候,张幼仪明白丈夫是铁了心要离婚,她开始坐下来认真考虑自己的处境及对未来的打算。
她在英国举目无亲,又不会讲英语,而且怀着身孕。在困境中她想到了二哥张君劢,张君劢因为有公务,当时正在巴黎,张幼仪给二哥写了封求救信。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张幼仪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她不懂英文,但从二哥以往来信的信封上找到了寄信人,将上面的字母一笔一画的抄写在新信封的收信人一栏,幸亏她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否则的话连这件事情她恐怕也做不来。尽管她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但邮递员还是读懂了她的意思,把信准确投递给了张君劢。张君劢很快回了信,十六个字: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于是张幼仪来到了巴黎,张君劢把她安排在巴黎郊外的乡下,与正在巴黎大学读书的刘文岛夫妇住在一起。
张幼仪在巴黎乡下住了一个秋天,在那段时间里她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住在刘文岛家,刘文岛的妻子与丈夫一起在巴黎大学读书,这对她触动很大。她很羡慕刘文岛的妻子,觉得自己也可以进学校读书,学会本领,将来自己养活自己,觉得离婚并不是世界末日,今后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后来回忆说:刚搬到那里的时候,我还没有把握要不要离婚,可是等我离开的时候,我已经决定同意徐志摩的离婚之议。
不久之后,张幼仪随着她的七弟来到德国柏林,并在柏林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可以说,在张幼仪所有艰难时刻,都是她的家人陪其度过。
第一张图张幼仪;第二张林徽因;第三张陆小曼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72.73.*
FROM 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