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觉得zf限制鸡娃的思路是对的
这不是打比方么,说明只有个别牛人是不行的,团队里的各级助手也要有一定门槛,高考成绩就是比较硬的门槛,这都是应试出来的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要一堆三本也考不上的人?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FROM 114.245.222.*
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个谁着急都没用,这东西像种树而不像盖房子,树的生长是需要时间年轮的,我们进入所谓现代意义的国家才多久?中间还经过那么多动荡。
这个讲话是啥时候的?你有空再看看他近期的讲话,对国内学生评价还可以的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老师你看看附图,是丘成桐一个几何学史讲座的截屏。对于数学研究者来说,有constructor和solver之分,前者提出问题、建构(理论)框架和体系,后者在别人的框架下解决问题。虽然不能说后者肯定低于前者(因为复杂数学开放问题的解决,经常也伴随新分析方法和框架的创造),但一般而言重大基础创新依赖于前者。天朝的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天花板是好的solver。
: 不仅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有类似问题。例如现在的人工智能热中,大量天朝学者用别人的python、tensorflow框架搭积木灌论文,但是深入思考深度学习框架的理论基础的,有几个?
: [upload=1][/upload]
: ...................
--
FROM 114.245.222.*
你印象有误把吧。讲话去年八月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个谁着急都没用,这东西像种树而不像盖房子,树的生长是需要时间年轮的,我们进入所谓现代意义的国家才多久?中间还经过那么多动荡。
: 这个讲话是啥时候的?你有空再看看他近期的讲话,对国内学生评价还可以的
:
--
FROM 60.25.151.*
大量应试机器会淹没真正适合科研和创新的人才。
受求知欲驱动的人,跟应试机器比考试,是处于劣势的。有求知欲的人不会满足于课本和大纲的范围,会有更多的课外阅读,也不情愿花大量时间刷熟练度,而是更愿意学习和思考新问题。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打比方么,说明只有个别牛人是不行的,团队里的各级助手也要有一定门槛,高考成绩就是比较硬的门槛,这都是应试出来的
--
FROM 60.25.151.*
他讲话没看过,都是听别人提两句
美国也很重视竞赛生的,大学录取给的条件比国内的要好,知道一个孩子大概美国奥数金牌这样子,如果国内估计没那么好的待遇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印象有误把吧。讲话去年八月的。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FROM 114.245.222.*
去那个链接里听听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讲话没看过,都是听别人提两句
: 美国也很重视竞赛生的,大学录取给的条件比国内的要好,知道一个孩子大概美国奥数金牌这样子,如果国内估计没那么好的待遇
--
FROM 60.25.151.*
你过虑了。他们有自招这条通道,不过这条通道渐渐被高喊素质其实刷题的给越压缩越窄,这才是应该担心的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量应试机器会淹没真正适合科研和创新的人才。
: 受求知欲驱动的人,跟应试机器比考试,是处于劣势的。有求知欲的人不会满足于课本和大纲的范围,会有更多的课外阅读,也不情愿花大量时间刷熟练度,而是更愿意学习和思考新问题。
:
: ...................
--
FROM 114.245.222.*
不是搞数学的也听不明白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那个链接里听听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FROM 114.245.222.*
我觉得不是过滤,是合理的忧虑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过虑了。他们有自招这条通道,不过这条通道渐渐被高喊素质其实刷题的给越压缩越窄,这才是应该担心的
--
FROM 60.25.151.*
我突然想起个问题,你家大娃应该三四年级了吧?他们小学都开了哪些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你都看过吗有了解吗?去学校听过老师讲课吗?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不是过滤,是合理的忧虑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FROM 114.2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