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来来来,我们聊一聊审美吧!
这要求不低啊
【 在 daturann (悠游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有一种说法,说油画是要远看的,远看好看,近看不好看,其实那是错误的,那是不懂,好的画近看也会觉得很好。
: 看细节就可以看出水平,欣赏的水平在于自己水平的高低,不然是看不出来这个画家和那个画家的区别的。
: 有些画,外行看来就是随便乱涂了一气,其实不是的
: ...................
--
FROM 117.119.67.*
这个例子不错!
【 在 daturan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啊!
: 举个男人可能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 打篮球和踢足球,如果你自己玩过,看起来就能容易全情投入,感受到其中的美。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
嗯那!
【 在 lxlxlhlh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就留意,现在加深了审美的层次
: 比如,原来只会觉得春花烂漫很美
: 现在观察更仔细了,几个花瓣,叶子什么形状,花期如何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
我觉得对于文化艺术最好身体力行一下,看大师讲解是不够的。
这些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那都是靠智商一代代堆叠起来的。
不要质疑专业的审美
觉得不好那多半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根本就不了解。
【 在 whiteli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画要远看,这显然是错误的说法。
: 话说看了看陈丹青的局部,真是不错的节目。
:
--
FROM 115.236.70.*
结束啦!
伟大的康德当然说不不止这些啦!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楼主你的回答结束了吗?
: 我滴天,我们伟大的康德就说了这些?!
: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
好!到时候咱们讨论一下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有空我针对这个问题说说我的看法…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61.143.48.*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
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1.美是客观的吗?
美不是客观的。“美”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做出的主观判断。
2.审美是客观的吗?
审美不是客观的。“审美”是你认为的一个“美”的事物给你的主观认知享受。
3.审美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吗?
当然可以。
我一直觉得,审美的偏狭是某种智力的缺陷,智力水平越高的人,审美范围越广,越能得到“审美”享受。举例说明。如果你不懂足球,你就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足球比赛会那么嗨,无法对足球艺术完成“审美”;如果你不懂书法,你就不知道张旭和怀素为什么会被公认为“草圣”,你也会不知道“三大行书”凭什么击败其它行书作品而获得广泛认可,无法完成对书法的“审美”;在人生中,如果你不曾经历世事的艰辛,你就不能欣赏那种“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初心美,少年时往往也欣赏不了历尽千帆、顺其自然的成熟美……
4.你如何看待“艺术就是情感的表达”这句话?
艺术是情感的高级表达。
举个例子吧。我有一次去故宫看苏轼书画展,恰好展出了苏轼的被誉为“三大行书”之一的《寒食帖》,这副书法作品里的一句话一下子就击中我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是我十几年的童年生活,我特别能理解雨天柴火潮湿做饭点不着火的痛苦,可我只会抱怨,骂几句脏话,而苏轼的表达:“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我的不是艺术,他的就是艺术!
康德(Kant)的在三大批判里区分了人的三种认知能力:欲望(desire)、智力认知(intellectual cognition)和对品味的判断(judgement of taste)。
这三种认知能力可代表人审美的三重境界。
欲望是指,这个物品的存在,对你个人有“好处”,比如美女、帅哥继而延伸至一部手机、一顿大餐,欲望得以满足而获得的享受是审美的第一重境界。
智力认知是指这个东西、这件事情本身对别人有“好处”、对你无“好处”,比如扶老太太过马路、孝顺父母,智力认识而产生的享受是审美的第二重境界。
而康德认为,对品味的判断而获得享受是审美的更高境界。这种“美”的感受是超越个人身份的,这种享受,不是因为你能从这个物品的存在、这件事情的行使中获得好处,而仅仅是你从对这个物品、这件事情的认知中感到快乐。比如你看书法、绘画、足球、乒乓球比赛,这些不能带给你任何实用的好处,你看的津津有味并从中得到享受,那就是更高境界的审美,纯粹的审美。
我们常看到或听到,有些人会反问,“你知道那些,你做那些有什么用吗?能当饭吃吗?”还有人认为从对品味的判断中获得快乐的人没出息,玩物丧志。这些都一般都处在审美的第一境界。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只能从欲望和智力认知中获得快乐,他一定是一个灵魂不丰富的人……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此次四十版哲学讨论的始作俑者,我对这几天大家的热烈讨论还是颇感欣慰的。@Bulls23 @zhysmth 请适度进行奖励。但我需要严正声明的是,我们需要就事论事,不可以人身攻击,不可以随意扣帽子。
:
: 分数我想转一些给图教授,他被口到只有几百分。不合适。虽然他有些盛气凌人,但整个人的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104.41.*
你这回复留到最后的确很赞!
我要花点时间回复你,下周吧!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
: 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 1.美是客观的吗?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
相当可以,相当可以!
赞!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家伙,让我写了个小作文!
: 哈哈~你以后可别说来聊一聊啥了!
: 【 在 aserose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
我先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啊!
还记得康德所说的“崇高”这种美感吗?对应的是大自然的美还是道德的美?
大自然和艺术的美,是不一样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是与生俱来的。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
: 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 1.美是客观的吗?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