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读了一会儿汉史,人要少树敌
这么疯狂的杀儿子杀老婆杀公主连坐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有一点理解。
那就是他们得到天下,权力极大,此前的帝王都没有那么大的权力,那么广阔的土地。
从封建割据到封建集权还很不成熟,所以这个时候他却特别的缺乏安全感。
一方面是极致的权力,一方面是幼弱的制度和极度的不安全感,所以他就变得非常的疯批。
【 在 goodrich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再来总结一些。汉武帝最莫名其妙,因为巫蛊杀了不知道多少孩子老婆。
: 竟然还有一个传说,他为了立太子就杀掉了太子的母亲是担心像吕后一样祸乱朝纲。
: 我觉得汉武帝怎么这么废物呢?这话说出来是不是要挨骂,我觉得他名气那么大,完全就只是因为他活得久。
: ...................
--
FROM 117.136.0.*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这个故事班固汉书里不是这样讲的。你这套说辞是后人在修改史记的时候写加进去的,也不是司马迁写的。先不说这个故事,我觉得这这根本就说不通。
首先汉武帝非常的独裁,他的一系列改革都让他不受约束。
其次就是他非常的迷信,陈阿娇就是因为巫蛊被废除的。他在位的时候巫蛊处死的宫人太多了。在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之前,已经有宰相的儿子和两个公主因为巫蛊被处死,卫青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公主的儿子也连坐。
这样迷信的人,其实就是自己太软弱。不像秦始皇,巡游至湘山祠暴雨,别人说湘君尧女舜妻葬那里,秦始皇就非常生气,让三千人把湘山上的树都砍光。他可有害怕鬼神?亏心事做多了才怕鬼神。
我刚才又去搜了一下历史人物对汉武帝的评价,贴几个甚合我意的过来。
李世民: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苏轼:
①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137]
②武帝罪戾,有增无损。[137]
③自古人主好动干戈、由败而亡者,不可胜数,臣今不敢复言,请为陛下言其胜者……汉武帝承文、景富溢之余,首挑匈奴,兵连不解,遂使侵寻及于诸国。岁岁调发,所至成功。建元之间,兵祸始作。是时蚩尤旗出,长与天等。其春,戾太子生,自是师行三十余年,死者无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父子皆败。班固以为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帝虽悔悟自克,而殁身之恨,已无及矣!
司马光:
①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104]
②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是以好儒愈于文、景,而德业后之。[20
朱棣:汉武帝穷兵黩武,以事夷狄,汉家全盛之力,遂至凋耗。当时虽得善马,岂足偿中国万一之费?
辛德勇:汉武帝一生都在祸国殃民,终其一生,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其祸国殃民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过盐铁专卖、均输等措施疯狂搜刮民财,而且严刑峻法,压迫民众,……若是让我从感情上对汉武帝做一个评价,那倒十分简单明了,就八个字——独夫民贼,恶贯满盈。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价值观不一样
: 不在那个位置上,很难理解对方,没有经历对方经历的人生,也很难理解对方,读史书,不仅是代入自己,也代入自己去体验对方的成长经历,这样好理解一些
: 比如汉武帝为什么杀钩弋夫人,因为他已经很老了,要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储君,而前面有个吕后的故事,所以一方面不希望年轻漂亮的钩弋夫人在自己死后跟别的男人淫乱,另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幼子被钩弋夫人的外戚家族掌权,重新来一遍吕后之乱,所以干脆就杀了吧
: ...................
--
FROM 117.136.0.*
那些否定的批评,大部分都在说他穷兵黩武,这是他不爱民,同时他也不爱身边人。
如此迷信我是怎么都想不通。
我个人对他最大的不满意就是独尊儒术。简直就是扼杀自由和创造力的罪魁祸首。
【 在 goodrichs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这个故事班固汉书里不是这样讲的。你这套说辞是后人在修改史记的时候写加进去的,也不是司马迁写的。先不说这个故事,我觉得这这根本就说不通。
: 首先汉武帝非常的独裁,他的一系列改革都让他不受约束。
: 其次就是他非常的迷信,陈阿娇就是因为巫蛊被废除的。他在位的时候巫蛊处死的宫人太多了。在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之前,已经有宰相的儿子和两个公主因为巫蛊被处死,卫青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公主的儿子也连坐。
: ...................
--
FROM 117.136.0.*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他死的太早。他再活20年,也许就没有汉武帝什么事儿了。
他们出生的时代也太近了,所以大家常常会说秦皇汉武。大家也提唐宋诗歌,但唐诗要高于宋诗。
说千古一帝的时候,别人肯定会想秦始皇很少有人想汉武帝。
【 在 JSC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对汉武帝的评价可低了,他不配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辛德勇:汉武帝一生都在祸国殃民,终其一生,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其祸国殃民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过盐铁专卖、均输等措施疯狂搜刮民财,而且严刑峻法,压迫民众,……若是让我从感情上对汉武帝做一个评价,那倒十分简单明了,就八个字——独夫民贼,恶贯满盈。...
--
FROM 117.136.0.*
其实我那个主题帖没写好,我本来想回去修改下的,刚才修改了。我主要想说的是袁盎。
后面的事情都是后面引申出的,已经不再主题相关了。
【 在 Xshe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晁错,那几个的死和树敌有啥关系?
--
修改:goodrichs FROM 117.136.0.*
FROM 117.136.0.*
关于他其实是软弱的解读,挺有意思,没想到过,倒似乎说得通。
但后面引用的人物评价,有些不以为然。
李世民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文人”相轻,言外之意:
看,我掌权后,只生聚三年,也没劳民伤财,
就把之前还跑来渭桥耀武扬威逼我定白马之盟的颉利抓过来给我跳舞了。
而且我还能自己披坚执锐,亲自上阵,是真正的军事天才。
我才是千古一帝,你刘彻凭什么得享大名。
朱棣有些类似李世民的想法。
司马光因为自己军事能力渣渣导致大败后,言战必反,
乃至会把已占据的地盘还给西夏以求和。
放现在就是妥妥的卖国贼。
而苏轼,文士才子言,只论文采,勿谈义理。
谈义理则犯幼稚病。
【 在 goodrichs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这个故事班固汉书里不是这样讲的。你这套说辞是后人在修改史记的时候写加进去的,也不是司马迁写的。先不说这个故事,我觉得这这根本就说不通。
: 首先汉武帝非常的独裁,他的一系列改革都让他不受约束。
: 其次就是他非常的迷信,陈阿娇就是因为巫蛊被废除的。他在位的时候巫蛊处死的宫人太多了。在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之前,已经有宰相的儿子和两个公主因为巫蛊被处死,卫青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公主的儿子也连坐。
: ...................
--
FROM 125.33.204.*
太宗还有个评价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他其实是软弱的解读,挺有意思,没想到过,倒似乎说得通。
: 但后面引用的人物评价,有些不以为然。
: 李世民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文人”相轻,言外之意:
: ...................
--
FROM 101.68.85.*
李世民的故事我不是很了解,以前看过都忘了。我觉得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确实能用人。李世民给我的印象就只有爱惜人才慷慨大方。
说说他评价的那几句话吧,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汉武帝要在外面打打打开疆拓土,但是打了又守不住,就跟拉着兵去拉练了一番。是不是最远都到贝加尔湖了?
所以跑那么远干啥呢?就跟你去千里之外摘苹果,又背不回来,一个果子都没有带回家全烂路上啊。
国内什么情况他不可能看不见。
当然了,他也不可能一事无成,但是让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做那么久皇帝,你也不会一事无成,就跟装修自己的房子一样,你总会把它越搞越好。
确实很少有皇帝能在位那么久的。大部分皇帝三四十就挂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他其实是软弱的解读,挺有意思,没想到过,倒似乎说得通。
: 但后面引用的人物评价,有些不以为然。
: 李世民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文人”相轻,言外之意:
: ...................
--
FROM 117.136.0.*
类似
看到石河子被众人吹捧时,会撇嘴说:庸俗、无聊、吸引眼球。
平时或者看到石河子被踩时,会说两句公道话:他还是很有创造力、有独特想法的。
【 在 zhuxiao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宗还有个评价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
--
FROM 125.33.204.*
唐高宗和太宗,对突厥称臣,武功是比不上汉武的。有啥资格评价汉武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
: 看到石河子被众人吹捧时,会撇嘴说:庸俗、无聊、吸引眼球。
: 平时或者看到石河子被踩时,会说两句公道话:他还是很有创造力、有独特想法的。
: ...................
--
修改:zhuxiaozhu FROM 101.68.85.*
FROM 101.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