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拿杨振宁和邓稼先比
嗯,为国角度肯定没错。可能他们是从诺贝尔瓷砖角度出发的,毕竟本土少,只好拿华人贴金了。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对邓稼先最大的不尊重。杨振宁一把年纪啥贡献做不了了,回国内享受尊重与待遇了,还娶个年轻老婆,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2004年12月俩人领证。杨振宁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记得他俩结完婚,院士们私下开玩笑一定要活到82。
: --
: FROM 221.218.70.*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202.120.*
这俩人对于我国的贡献来说
肯定没得比
但是人家杨老在他那个领域也是卓越贡献者
杨老的私生活那是人家个人的事情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其实也没多少关系
虽然,我很不欣赏翁小姐吧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对邓稼先最大的不尊重。杨振宁一把年纪啥贡献做不了了,回国内享受尊重与待遇了,还娶个年轻老婆,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2004年12月俩人领证。杨振宁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记得他俩结完婚,院士们私下开玩笑一定要活到82。
--
FROM 120.244.228.*
他们只在乎为自己抢到了多少,
并不在乎是否把蛋糕做大了。
如果不能为自己抢到比别人更多的份额,
即使总蛋糕做大了,他们一样不高兴。
【 在 fat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振宁年轻时候的贡献跟国籍没什么关系,在哪搞出那些成果都一样。理论的东西开源了就归全人类共享
: 杨振宁对人类有贡献,邓稼先是对中国有贡献。确实不好比,维度不同
: 要论伟大,杨振宁的和邓稼先不是一个量级
--
FROM 61.139.24.*
看下来,清华的思政任重而道远!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对邓稼先最大的不尊重。杨振宁一把年纪啥贡献做不了了,回国内享受尊重与待遇了,还娶个年轻老婆,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2004年12月俩人领证。杨振宁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记得他俩结完婚,院士们私下开玩笑一定要活到82。
--
FROM 114.246.236.*
杨老先生的贡献是为华人挣得了荣誉,对物理学科有贡献,后来回国后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全部是锦上添花的贡献。邓稼先是雪中送炭的贡献
【 在 usefu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为国角度肯定没错。可能他们是从诺贝尔瓷砖角度出发的,毕竟本土少,只好拿华人贴金了。
--
FROM 221.218.70.*
所以,也不妨碍大家调侃一下爷孙恋。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俩人对于我国的贡献来说
: 肯定没得比
: 但是人家杨老在他那个领域也是卓越贡献者
: ...................
--
FROM 221.218.70.*
非得比是么,那大家都把工资捐了得了
杨60年代得的诺贝尔奖吧,几百万美元,缺这点待遇?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对邓稼先最大的不尊重。杨振宁一把年纪啥贡献做不了了,回国内享受尊重与待遇了,还娶个年轻老婆,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2004年12月俩人领证。杨振宁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记得他俩结完婚,院士们私下开玩笑一定要活到82。
--
FROM 58.246.9.*
何止邓稼先,我看还有和爱因斯坦比的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对邓稼先最大的不尊重。杨振宁一把年纪啥贡献做不了了,回国内享受尊重与待遇了,还娶个年轻老婆,2003年10月杜致礼去世,2004年12月俩人领证。杨振宁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记得他俩结完婚,院士们私下开玩笑一定要活到82。
--
FROM 115.171.113.*
大多数人调侃翁就行了
调侃杨
我觉得真没这个能力
整个水木社区的注册人员加在一起都不够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也不妨碍大家调侃一下爷孙恋。
--
FROM 49.93.167.*
你地位/成就/金钱没我高,所以没能力调侃/评判/批评我。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人调侃翁就行了
: 调侃杨
: 我觉得真没这个能力
: ...................
--
FROM 221.2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