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按人头给大家分了宅基地,但有规定,不能荒着,要么建起来,要么种点庄稼
奶奶便给爸爸和叔叔们的宅基地都种上了一些果蔬
种的最多的就是鸡屎果树
大概种了有10来棵左右
鸡屎果就是番石榴
但我们那的果子比现在市场卖的那种番石榴要小
说实话,真不是我喜欢吃的水果
一是因为实在太多了,夏天结果时节,好两三个月不停的开花结果不停的开花结果,熟透的果子还有一股怪怪的味道,摘不完吃不完的掉得满地都是。
二是又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容易拉不出臭臭,经常会听说哪个小朋友吃多了几个鸡屎果拉不出臭臭要用棍子挖出来。
掉地上又浪费,吃又吃不完,于是奶奶便拉上我,摘了挑集市里卖
我们镇的墟日是3、6、9。所以小学的暑假里,每逢3、6、9,我都要跟奶奶去卖果
墟日当天,早上8点多起来开始摘果子
三兄妹,分任务一人负责摘三四棵,每个人提个小塑料编织篮。爬上树,把篮子挂子树枝上,搜寻到成熟的果子摘下来放篮子里,而奶奶自己则拿根带钩子的杆子在下面勾。
一般一次能摘7、80斤左右
大部分倒到两个大箩筐里。大箩筐里大概50多斤,再放上一杆小秤,两张小木板凳。剩下的倒到两个平时奉神的小竹篮里,小竹篮里大概20多斤,再放上两张叠好的平时用来装稻谷的大袋子
收拾好后,我们再吃个早饭,然后奶奶挑着大箩筐,我挑着小竹篮,各戴上一顶草帽,就出发赶集了。出了村口,跨过河坝,沿河坝斜坡往上走100米,便是一条国道公路。
集市离我家有3公里左右,我们挑着箩筐篮子走在公路旁,公路两旁都是高高大大的树,夏日的酷暑都被枝叶挡在外面,丝毫不觉炎热
来到墟上,并没有固定的位置,找个人流多的路口,把箩筐竹篮放在身后,摆上凳子,把大袋子展开铺地上,然后捡一部分果子堆在袋子上。我不会吆喝,奶奶也不会,我们就坐在凳子上看人来人往,等人问价。
“多少钱啊?”
“1块5一斤。”
“能便宜点不?一块钱拉”
“一块3吧”
“好,给我来一小袋子吧。”
奶奶负责跟人讨价还价,我负责装果子,称重。
上面那种算是爽快的买家,价格也是符合预期,也有一些压着价不愿意提价也不愿意走还不停的挑果子毛病的。
要是前面的那种买家,我通常会给他们挑好吃的果子,遇到后面那种我会挑好看但不好吃的果子。
从小到大,我都是沉默寡言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其实,我知道我有时候挺腹黑的。
如果询价的人不多不好卖,我们会换个位置、把小摊子重新摆起来,通常一趟墟日下来,大约会换上3-4个位置。
集市会收取市场管理费,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巡逻收取,像我们这种流动摆摊的,管理费是一毛钱,交了后会发一张小纸条以证今天交了,如果反复被巡到只要出示小纸条就不用重复交了。有时候运气好,没被巡到就可以省下这一毛钱。
墟上有一些妇人,专门低价批量买下别人的农产品,然后自己转卖出去赚中间价。
这些妇人,家里兴许也有土地,但因为平常要打零工或其他一些原因,自己并没有时间种出东西卖,所以每逢墟日便一大早守在市场的路口,看到有人挑着青菜、水果等进来就涌上去抢着把东西批下来以便自己卖着赚差价。大多数人也不舍得把东西批给她们,但也有少数人因为家里有其他活要忙,就低价批给她们然后自己回家忙活去。
我们一般会自己卖到两点左右,两点后赶集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且这种果子一天三熟,时间长了就不好吃,卖不完挑回去也只能倒掉。所以到下午两点左右,如果还没卖完,我们会降价处理,5毛钱就转卖掉了。
这样一天下来,总共能卖个100块钱左右。
我姑姑是住镇上的,在墟上有个固定的卖鱼摊位,奶奶带着我每次去赶墟,都不会去姑姑摊位上打招呼,哪怕我们的摊位离姑姑的摊位也就几十米远,奶奶也不会去姑姑面前说一句话,偶尔村里有好事的人去告诉姑姑说奶奶在哪,姑姑就匆忙忙的拎条鲜活的鱼过来给奶奶然后匆忙忙的又赶回去守她的卖鱼摊子。
我的外婆每逢墟日也会去卖菜,摊子跟我们一样是流动的,但我卖果的时候从未碰见过外婆。若是平时跟小伙伴赶墟瞎逛,有时候碰到外婆,喊一声,然后外婆就会给5毛钱我自己买东西。
流年似水,奶奶和外婆,如漂流在河流中的叶子,漂啊漂,漂得远远的,都不在了。
--
FROM 222.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