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济
人先要生存,之上才有生活。对于我这样的初代移民而言,生活不易,生存也不易。而要生存,头等要考虑的就是钱,没有钱寸步难行。关于钱的事,说得高大上一点,就叫经济,或者说家庭经济。在这里分享几条关于经济的小道理,希望对网友们,尤其是工程师、研究人员等理工类的网友(他们接触这类思维方法的机会可能较少),能带来一点启发。
2.1 机会成本
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不得不放弃另一个东西,被放弃的东西的价值就叫机会成本。
当你在决定是否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面对的机会成本,但是有不少人不能意识到机会成本的存在。我一个好朋友小郑跟我说,他的一个前同事成立了咨询公司,想让小郑利用下班之后 、周末的时间写些咨询报告,一篇报告一万块,耗时在20小时左右。 我说,20小时赚1万块钱确实还不错;但你要想想,你把这20小时花在本职工作或者学习上,是否能在专业能力上提升、实现升职加薪?这些宝贵的时间、这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我自己在生活中的琐碎中,也常以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事件。我现在的公司是个抠门的小公司,市区范围内公干不报销路费。即使如此,我还是自己开车去办事,因为比乘地铁能每次省一个小时,几十块的停车费、油费换取一小时的机会成本,值了,这一个小时我可以用来做很多有价值的事。百度会员、wps会员、坚果云会员、XX音乐会员、爱奇艺会员,这些我一率都买上;没有会员的话,做同样的事要花更多的时间,时间的机会成本是多少?比那每年几十一百块的会员费贵多了。
2.2 相对优势
我的一个初中好友问我,听说很多人在股市赚到了钱,她也想学炒股。她在老家当小学教师,可能觉得我混魔都的,对股市会比较懂。我说:“股市赚钱,赚谁的?赚你对手的。你要赚钱得低买高卖,你想想,你低买时候你的卖家、你高卖时候你的买家,为什么你知道要买的时候、要卖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比他们更有优势?”她默然,我再补充道:“那些专业机构、赚钱的大散户,他们每天花八个小时研究宏观经济、分析行业趋势、了解目标公司动向,他们的消息渠道也比小散户灵通。你跟他们比毫无优势,怎么赚钱?”她似乎因此放弃了炒股的念头,我建议她了解股票型基金。
炒股看起来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开户来炒。但机构和大散户,他们通过白色或灰色渠道获得的直接信息更及时,他们通过研究得出的信息也更丰富,散户毫无优势可言,当韭菜也是大概率事件。
现在短视频风起,短视频看来没有门槛。我一个高中同学、好朋友,本职工作是某四线城市建筑设计院的土木工程师,他也玩起了短视频。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赚钱,他代销线上、线下少儿培训课程。他组了个微信群,我也给他在群里充个人数,我也只能帮他到这儿。但要拍出能吸引流量的短视频,你要有持续的脚本创作、高质量的摄制,或者你有天生的、不能复制的优点(比如长得美、长得帅)。否则只会泯然众人,你的视频不会被几个人看到。
当我们要做经济上的选择之时,也要想想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不能想当然觉得别人能做好的,自己就理所当然能做好。
--
FROM 101.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