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南方科技大学刘科教授的一个简短的讲座,简单记录如下,供板油参考。
题目:碳中和的现实与路径
摘要:碳中和的路径:现有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把风能和太阳能以液体的形式储存运输和使用,由煤炭经济转换为甲醇经济,减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关于双碳: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的严峻现实:
1中国碳排放量
-中国2020年CO2排放总量达103亿吨,化石能源占92%达95亿吨。
-中国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依旧是主要能源;只有储能问题有现实的解决方案,才能把化石能源降下来,才能减低CO2排放。
2风能和太阳能
-中国的风能、太阳能增量巨大,但是发电量相当于1.92亿吨标煤发电量,只占中国煤电发电量的12%左右。
-风能只在~1/5的时间比煤炭便宜、太阳能只在~1/6的时间比煤电便宜。
3储能技术进展缓慢
-能源行业没有计算机行业的摩尔定律,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推进“碳中和”。
-全世界1年的电池产能,满足东京全市不到1天的电能。
4CO2制成化学品
-87%的石油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最终被烧掉了。
-13%的石油生产了所有的化学品
-从规模上CO2制成化学品不具备减碳价值
5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把生产过程排放的CO2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CO2的大规模捕集。
-成本高
-无法彻底固碳
-自然界捕集难
6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
-增加能效能够显著减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
-20年来中国能效显著提高,但碳排放总量不降反升,且增加很多。
7电动车降低碳排放?
-石油不够,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污染问题
-人们寄望于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但事实上电动车与燃油车之争100多年前已经开始了。
在收碳税和经济的概念下,根据碳中和的现实数据,找寻切合实际的路径:
1CO2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零碳是错误的。
2现有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把风能和太阳能以液体的形式储存运输和使用,由煤炭经济转换为甲醇经济,减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3用微矿分离技术将煤炭在燃烧前分离制成超净类液体燃料和土壤改良剂,是一种典型的技术驱动的〞碳中和”理念:
-将过去 “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转变为“先处理、再利用”
-将煤炭中可燃物和不可燃的的远古矿物质分离,从源头上解决燃煤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
-可有效解决化肥导致的士壤问题,并通过植物及土壤增量固碳达到碳减排目的
4光伏与农业综合发展,实现生态综合修复的光伏减碳。
5储热技术用于峰谷电调节,配合屋顶光伏,提高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6使用甲醇储存太阳能,进行分布式热电联供,提高效率实现碳中和。
--
※ 修改:·separateness 于 Sep 29 13:52:28 2021 修改本文·[FROM: 210.72.243.*]
※ 修改:·separateness 于 Sep 29 18:50:06 2021 修改本文·[FROM: 111.201.145.*]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10.72.243.*]
修改:separateness FROM 210.72.243.*
FROM 210.7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