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中自苦,苦中作乐
人生在世,总有不同的境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是乐境,“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是苦境。然而,苦境与乐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苦者可以乐,乐者可以苦,受益还是招损取决于个人对待当前境遇的态度。
在苦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苦中作乐,既可以提升能力,磨砺自我,更可以锻炼心态,造就更高的人生境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璞玉要经切磋磨炼之后才会焕发光彩;“良工锻炼凡百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钢铁在炉中经无数次锤炼才成就神兵利器。
人更是如此:同样是被贬南方,苏东坡可以洒脱地“日啖荔枝三百颗”,怡然自得;而秦淮海却叹息着“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日益消瘦,最终在得赦回乡的路上去世——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如若自己放弃了希望,在苦境中不能维持坚韧的心态,历练便会成为劫难,经此一劫,一蹶不振;苦境若不以为苦,视之为“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的磨刀石,当作命运的历练,谨记“忧伤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则终有涅槃重生的一天。
乐境则须自苦,一方面,居安思危,慎终如始,才能免于“盛事不长,盛筵难再”的结局;另一方面,即使在乐境中,也可以选择跳出舒适圈,迎接新的挑战,实现人生意义。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盛景之下往往隐藏着危机,而身处乐境的人尝尝沉湎于眼前的繁荣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最终有善始而不得克终。大唐气象,万邦来朝,可谓盛极一时。而安史之乱,百年来积攒的隐患一朝爆发,天子弃国都而逃,昔日光景再不能得见,空余那流落江南的李龟年抱琴哀唱:“不提防,余年值乱离”。纵使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难逃“琉璃易碎,彩云易散”的惨淡收场?何耶?正是因为“不提防”。“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玫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危机与隐患“谋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能拥有长久的安定。
此外,乐境可能使人安于现状,失去追求梦想的意志。不破不立,不做出改变,不离开舒适圈,则无法取得突破。孔子不是不可以获得安逸的生活,但他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选择了一生奔波在推行自己的学说的路上,即使历尽艰辛困苦,“如丧家之犬”,也不曾放弃。正如普希金诗中说:“还是给我飞旋的冰雪吧,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春日的暖阳在融化人内心的坚毅,而为了人生理想,主动脱离乐境,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才可以抵达生命更高的境界。
境由心生,事在人为。无论各种处境,影响一个人的终究还是对待境遇的态度与做法,苦境不馁,乐境不骄,在任何时候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冷静理智的判断,便可以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每一种境遇都是命运的馈赠,如塔里克台词所言:“我曾踏上山巅,也曾进入低谷,二者都令我受益良多。”
--
FROM 114.2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