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我也承认他们的建制之功。
你说的课堂的事倒是提醒我了几年前一件很荒谬的事。
川大的周鼎没评上职称,于是网上开炮评价体系。
他和他的支持者的论据大意是,他的(历史文化通识)课堂堂爆满,很难注册上;
讲得妙趣横生,极受学生欢迎。
所以评不上职称太不公平,必然是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然而,我从来不知道,哪个著名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老师教课教得好。
我也从来没听说过,哪位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教课受学生欢迎。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部分同意你的。
: 首先这涉及到“大师”标准这一问题,暂且不论。
: 看看民国的“大师”都是怎么立起来的。胡适、陈寅恪等被称为大师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著作,而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据说胡适嘴皮子极溜,又加上知识丰富,在北大课堂上旁征博引,极富个人魅力,课堂场场爆满。民国时大学少,文化产品不丰富,pku、thu的高材生以“大师”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宣传…你要问胡适是不是大师,估计他自己都不会承认,现在站在百家讲坛上这些,听众这么多,也没见给他们冠以“大师”称号。这一点上民国时期的“大师”肯定有很多夸大的成分。
: ...................
--
FROM 125.3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