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来这里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就是想‘躲’进桃花源,安心创作。”在泰康之家·燕园的六年中,钱理群完成了3部学术著作、2部随笔和1本摄影集,写了300万字。
一天写作六七个小时,一年时间写出40万字——在这位82岁的老人身上,迸发出一种积极的、热忱的力量。
“和工业化时代对人的理解不同,养老院的概念发生了变化。”钱理群用鲁迅作品中旧社会的养老院做对比,他表示,住进养老社区很省事儿。他在泰康之家·燕园社区的房子面朝青山,祥和宁静,每天到点儿就能吃饭,他只用专心做三件事,第一是休养身体,第二是写作,第三是跟朋友聊天。
“老年不是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消极的、被动的,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讲,它可能是生命力量的另一种高潮。”钱老坦言,晚年的自己,开始用新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一切,“中小学甚至大学是做梦的年代,进入社会工作后,会遇到很多矛盾和痛苦,这也是必然的,那么到了老年以后就应该回到童年,我现在又回到童年那种梦幻中,过那样的生活。回到不断新生的、很单纯的婴儿状态。虽然还是有现实的焦虑,但有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永恒。”
笑看生死
生命旅程满载炙热的爱
“她用最好的告别,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课。”陈东升这样回忆崔可忻大夫。“崔老师病了以后,我去看了她四次,每次去,她和钱老师都是谈笑风生,没有一点感觉是得了不治之症。”
2018年11月,崔可忻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面对仅有四个月生命的通知单。她做了四件事。第一是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第二决定不做延寿治疗。第三是做了一场告别演出。第四件事,她完成了人生的自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
“崔可忻老师和钱理群教授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让我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坦然接受生命的全过程,没有畏惧,没有悲伤,留下的是欢笑、优雅、温情,是对这个世界炽烈的爱。”作为泰康集团的创始人,陈东升直言,这些老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自己在养老事业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妻子的房间,钱老维持了原样。房间里摆放着崔可忻生前为自己安排的遗像,以及他们一起周游世界时,在各地购买的人偶。
“崔可忻去世后,我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学术道路。”钱理群说,自己的愿望是做一名“学者兼精神界的战士”。“我扮演的角色,就是继承前一代,同时为后一代开路。创造功能不足是我的终身遗憾,但我愿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生命体验这两大优势,把学术资源转化为一种思想资源、社会资源,希望影响年轻一代关注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
2018年,钱理群被确诊癌症。和妻子崔可忻一样,他也选择不做任何延寿治疗。“我算过,自己大概还有五年(生命)。我现在有点和生命抢时间的意思,把我想做的事情都尽量做完,做完之后就无所谓了。”钱理群笑着说。
2020年9月,陈东升收到来自钱理群教授的一封信——《关于推动燕园康复医院“临终关怀”事业的几点想法》,2021年3月28日,泰康安宁疗护项目首批试点病床在燕园康复医院落地运营。
“心守护,爱相伴”,这是写在安宁疗护区入口的文字。在运营至今的四个多月中,有14位患者在安宁疗护病房接受了治疗。他们中有的安祥离世,有的通过缓和治疗及人文关怀,跨越了医学预判的期限,离开安宁疗护病房转至养老社区。他们用真实的人生故事,讲述着生命本身的意义。文/李悦
--
FROM 36.57.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