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大学》讲“恕”
儒家的核心就是忠恕之道
忠,即是内在的能量体从根本而发,本心至诚的力量。
恕,却并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饶恕。而是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夺于人。是建立在对他人深深的了解基础上的,而如果无法换位思考无法感知对方的需要,那便是还没有到达“恕”的位置。
忠恕并立的状态下,教政内外,化之令之。
这是儒家入世的呈现。
回忆起我捡到猫的初心,并没有一点要占据、拥有的迫切渴望。也并没有慌张、疑惑,或者欲施恩拯救的动向。我知它是它,我是我。后来又明确了人猫的界线,不能再咬伤家里任何人。
从始至终,我心里便是以它的需要为最高的条件,然后,我能为它做点什么,这样的考量。因而会收留它于风雨前夜,因而会带它清理就医,因而会始终想着疫苗打完了就归它自由之身。
这温温柔柔活活泼泼的小黑猫,也是我清晰地与人相处,总以对方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反应的“恕”道。有小黑猫,和我摸到了恕道的层次是前后差不多的时间。
恕道。
原来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你毛茸茸,呼噜呼噜地。
--
FROM 21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