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想明白以后要怎么陪伴孩子成长以后,我就开始改变自己给他设置的若干鸡血的安排了,就课内学业进行减负,丰富他的生活和情感,每周日的晚上就成了我和孩子的电影日。
今天算第一次实践,我选了一部高分初恋电影,一部我以前看过很喜欢的电影,再次观影,竟然哽咽,而孩子一开始看的时候不是很有兴趣,不太情愿“被安排”,想要自己选。但是因为没有时间考察了,还是和他商量这次由妈妈选,下次让他自己选,他同意了。
看完以后孩子似乎也有所触动,又主动倒带看了好多他喜欢的电影细节。看高质量电影的魅力大概就在这里吧,总能把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引发共情。
关于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可以说它是一个男孩、女孩之间恋爱心理学的一种刻画。女孩是如何爱上一个男孩的,男孩是如何爱上一个女孩。
男孩一开始不喜欢女孩,觉得她是个麻烦,总是纠缠着他,带着满腔热血一厢情愿地欢喜,浓烈还带着一些push感。而女孩却把欢喜写在脸上,养很多母鸡,把母鸡生的鸡蛋送给男孩吃(女孩表达自己对一个男孩的爱就是如此朴实无华,把自己喜欢吃的、觉得好的分享给对方)。可是男孩家有点看不上女孩家,觉得女孩家的鸡窝脏乱差,也许鸡蛋带着病菌。男孩不喜欢女孩的原因也很单纯,觉得她粘人是个麻烦,然后也不喜欢她送的鸡蛋。
但男孩也是善良的,不想伤害女孩的一厢情愿(体现出男孩一般不太愿意通过拒绝别人让别人伤感的心理),所以每次女孩主动送鸡蛋的时候,他就收下,再悄悄扔进垃圾桶里,虽然不喜欢她,可也不忍心伤害。
终于有一天,女孩在送完鸡蛋以后发现了男孩每次收下以后就扔掉了她的爱、她的关心。她对男孩失望极了,决定从心里抹去对他的关注、关怀、牵挂、惦记。她说,你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告诉我呢?(体现出女孩的心理,通常而言,喜欢或者不喜欢,很明确,并且最讨厌的不是自己的欢喜没有被接受,而是发现自己被骗了,被骗所带来的伤害远大于被拒绝),你不喜欢我是可以的,但你不能这样对我。
男孩感觉到了女孩情感态度上的转变,女孩的主动断联让他心神不宁,好像女孩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他忍不住要去关心她,关注她的一切。
校园里喜欢男孩的异性很多,她们美丽、浮夸,喜欢谈论海滩、阳光,而这个逐渐远离他的女孩却不一样,她关注永动机,喜欢爬树,喜欢哲学。
当一个女孩想要放弃一个男孩时,她的本能反应是,对他的关注转为无视。女孩下定决心从此无视他。可是机缘巧合,去学校的路上女孩得到了一笔钱。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手里握着这笔钱,怎么参与学校的活动呢(一个竞标游戏,主持人介绍男孩子,女孩子们出高价来求得跟男孩共进午餐的机会,像是巴菲特的午餐)。女孩一边想着要无视男孩,一边又想报复一下男孩对她的辜负。于是,她把自己手中的这笔钱投给8号,而她喜欢的那个男孩的号码恰好是9号。男孩站在台上,小心心里一直在期待她,却意外等来的是女孩把钱都花给了8号,要和8号共进午餐。心里瞬间装满了失落、不甘。已失去和得不到,果然是最好的。
男孩看到女孩午餐时竟大方自然地坐在8号面前谈笑风生,心里的醋意翻江倒海。现在很肯定自己是喜欢她的,不仅很喜欢,还想立刻马上向公众宣告名花有主,并且当众占有宣誓主权(男人的爱也挺朴实无华的,喜欢就是放肆,你是我的,你不准对别的男人笑得那么开怀)。
也许,就像是男孩的姥爷喜欢他的姥姥一样,姥爷说,我喜欢这个女孩,这个女孩让我想起你姥姥,她们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虽然你姥姥去世了,可是我从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原来女孩散发的人格魅力已经悄无声息占领了男孩的精神世界。
男孩心慌意乱、在意吃醋、关心她的情绪,开始心动。
而女孩,虽然前面热烈的追求让她受尽了委屈,可是当他当众想要亲吻她时,她生气地跑回了家,不理他。这个初吻,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期待了,已经等了那么多年,可是和自己想象中并不一样,女孩心中无比珍视的初吻竟然成了一场醋意底下的突然袭击。仿佛男孩的目的就是要宣告主权,她是我的,才不管那一刻女孩内心的惶恐不安呢。
女孩回家以后越想越气、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再搭理男孩(青春简单又美好,心理没有那么多顾忌,高不高兴都在一言一行之中了)。
男孩突破的第一关是找到了女孩的母亲,女孩的母亲就像成熟的女性心理,所以女孩母亲会描述女孩受了委屈,有情绪,不愿意见他。
男孩突破僵局的第二关是找到了女孩的父亲,男孩得到了女孩父亲的许可,在女孩家门口种上一棵女孩最爱的枫树,男孩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懂得了以女孩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欢喜。两人一起给枫树加土,相视而笑。影片结束。
整个影片中最具有智慧的几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男孩的姥爷,其次是女孩的母亲、男孩的母亲,最没档次的是男孩的父亲(骄横、目中无人)。
点评:那个痴迷男孩的女孩,起初是源于喜欢男孩的眼睛和笑容,她有一个很好的父亲,教给她智慧,关于整体与各个零件之和。整体大于零件之和(和谐)的风景最是迷人。而整体小于零件之和,则不迷人不值得爱。于是女孩学会了对人的观察,去分析每个人,那个她痴迷了很多年的男孩一时半会看不清晰,直到扔了鸡蛋以后以及另外一件小事。而男孩的感情线似乎始终是一种很感性的心理,感性上他不喜欢她,感性上讨厌她的执拗。一个看似不解风情、冷漠无情的男孩(大猪蹄子)内核全是感性,一个看似恋爱脑、执着痴迷的女孩内核全是理性。。。
这个片的元素很丰富,不仅是一个爱情片,还表现了两个不同家庭的家庭氛围的对照,有关于偏见是如何影响男孩对女孩的评价,以及更具有睿智的长者是如何应对家庭内部的冲突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人,以及尖酸刻薄的男孩父亲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不得不承认,在情感上,女孩的确更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或许她们潜意识里寻找的并不是一时半会的怦然心动,而是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伴侣。她们可能会情起于对方闪亮的眼睛,但不太可能会仅仅因为这个就把自己的人生交付出去。
或许大自然传递基因的秘密就在于,强化女孩的“爱的稳定性、情绪的不稳定性”,这样女孩因为有情绪不稳定才会想跟男孩结合,构成性的冲动,同时女孩要养育后代,所以她们又具备了爱的稳定性,稳定输出爱去照顾后代。而男孩相反,“爱的不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帮助男孩在丛林里打猎时可以稳定地隐藏自己,去获取猎物,有助于他们获得生存物料,而爱的不稳定性在于广泛播种传递基因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于是,发展到现代社会,具有稳定情绪的女孩、具有爱的稳定性的男孩,都受到了对方比较好的欢迎。
由于男女完全不同,而彼此无法相互理解,于是男孩认为女孩不稳定的情绪等于女孩不稳定的爱,女孩认为男孩不稳定的爱是妥妥渣男,不婚不育保平安。其实男孩和女孩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相互理解过对方,他们彼此似乎都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再揣摩对方,而真正的理解需要以对方的视角去理解对方。
男孩和女孩都需要自我成长,只不过,男孩的成长可能是浪累了以后把心收敛到一个女孩身上,也可能是他终于从感性的视觉性生物成长为智慧型社会人。而女孩的成长可能是学会了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了清心寡欲,也可能是她有能力耐心引导和等待她心里的男孩从感性走向理性。不过最终,令人羡慕的亲密两性关系,都源自双方持续的共同努力,需要相互来成就吧。
一些有意思的台词:
沉默有时候比对话更有力量。
有的人浅薄,有的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有一天 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风景便愈发迷人。
照顾花木(养花养草)是疗愈自己精神的一种方式。
你审美能力残缺,为你感到难过。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