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当大家都看过了
“用有所期待的自身未来作为导引”
这些是我在心理咨询中大量使用的方法
无论我的来访者内心多么的混乱,多么的迷茫
我坚信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打算
我正是用这个更好的打算作为他们的导引,促使他们在关键的点选择符合他们最大利益的选项
比如空姐,她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打算:工作完美,嫁一个top2的优秀男人,家庭幸福,孩子满室
她当下的行为是帮助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更加远离这个目标
这些她自己会做出自己的思考
她可能会有些防御,不断的解释撇清我的说法
但是这些会在她的心底丢下一块石头,在一些关键的点,她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强调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使科胡特的理论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意味。
: 谈及自身实现的理想,通常难免有理想主义的嫌疑
: 然而科胡特并没有将自身最后导入乌托邦的幻境,
: 而是依据人存在境遇的有限性,
: 将自身置于"尽管 是未完成的,但追求其更好的状态"的发展趋向上。
: 在这条道路上,不存在认识上的精确性,也不存在完美的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关系,
: 而是需要在方法论上可以抵达、能够涵容,
: 同时能够用有所期待的自身未来作为导引。
: 因而可以说科胡特自身思想既强调了人的困境,
: 又强调了人对困境的解决,在问题与解救之间,
: 人的创造性、人性本身的智慧被彰显,人在历史性与整体性上、
: 在连续性与统合性上能够达到生存的统一。
--
FROM 58.2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