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Jim Keller:在指令集上辩论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总想希望现在的通用电脑里加一块 fpga ,操作系统按各种场景烧录不同的 固件做不同的硬件加速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顾了一下,确实好文章啊
: 问
--
FROM 153.0.153.*
前几天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又想起当年一堆关于通用电脑的设想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顾了一下,确实好文章啊
: 问
--
FROM 153.0.153.*
LoongArch指令集难道就不是路了?
【 在 gamecmd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自主可控那就只有rsicv一条路了。x86和arm无论如何谈不上自主可控,当然有些团队做国产替代也算是权宜之计
--
FROM 171.88.43.*
指令集大家都大差不离的,关键看微架构实现和底层软件库的配合。
看过一个文章讲google怎么在epyc处理器上优化memcpy的性能的,各种microbenchmark测微架构性能,最后写出来的程序也是各种条件判断。这玩意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
所以arm服务器cpu去哪里找这些优化呢?华为+阿里的程序员再多,能多过谷歌+微软+亚马逊+腾讯么?
Risc-v服务器cpu,在这个问题上更看不到希望。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 ARM 微架构并没有比 amd64 的微架构强多少。没有理论上上的突破。计算性能可以比 amd64 差,好歹 IO 性能吊打 amd64 吧,结果也没有。
: 如果各方面都差不多。没道理 ARM 服务器能够占领市场。
: RISCV 想要异军突起,关键还是能不能在某方面有所进步。
: ...................
--
FROM 223.104.41.*
有没有支持符合数据类型的。这以后估计有得优化
如 64 位字长, 用 48位表示数据, 16 位表示类型。 可能是 浮点,也可能是整型,或者数据地址的。 直接一条指令来加减乘除之类
这种在 json 类型滥用情况下估计能省不少速度
可惜现在都是 64位表示数据,浪费了, 只能用在 32位嵌入式上了
【 在 Mega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令集大家都大差不离的,关键看微架构实现和底层软件库的配合。
: 看过一个文章讲google怎么在epyc处理器上优化memcpy的性能的,各种microbenchmark测微架构性能,最后写出来的程序也是各种条件判断。这玩意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
: 所以arm服务器cpu去哪里找这些优化呢?华为+阿里的程序员再多,能多过谷歌+微软+亚马逊+腾讯么?
: ...................
--
FROM 112.66.25.*
好文章,就是读起来有些文字很别扭;这个采访原文还有么?哪个大侠再发一下
--
FROM 1.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