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一评述,与大家讨论:
天然气: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油缺气,天然气也比较紧缺。
煤:从资源储量、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来说目前是最可能的途径。
煤间接液化制油:南非的Sasol已经运行几十年,技术上没有问题,按照现在50~60美元每桶的油价,煤液化制油在经济上是具备竞争力的。
煤直接液化制油:大规模工业化装置尚需验证,神华目前先行一步,如果走通了,在能源的利用效率上比间接液化更高,当然在高油价时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此外,发展煤制油对于中国还有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生物质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现在吉林、河南已经在搞,采用的是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做法,但不是市场行为,政府有补贴,加油站也是强制推行。乙醇的热值较低,如果采用100%乙醇,对目前的汽车发动机系统将作大的改进。
生物柴油:技术上已经可行,但大规模生产是个问题,需要将分散生长的植物收集、集中加工,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经济上尚不具备竞争力。
电动汽车: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本身需要由石油、天然气或煤等一次能源转化获得。需要对现有汽车系统进行完全改造,改造成本较高,大规模推广尚需时日。
另外,国内目前比较热的还有燃料甲醇,以煤为原料生产,目前各地甲醇项目可谓如火如荼,但甲醇作为汽车燃料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很难在短期之内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批准。
【 在 eyht (eyht) 的大作中提到: 】
: 替代石油的燃料:
: 天然气
: 煤
: ...................
--
FROM 219.23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