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是个问题,不过……似乎把“化工”换成其他行业,楼主的文章不用换几个字
同样论点明确。
化工不等于污染,如果说老百姓头脑中还有这种误解的话,本版出现的人不应该
简单把两者划等号。很多化工厂已经被强制搬入化工园区,想偷偷排放污染,是个
风险极大的活动了。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打井排污,这绝对是真事,但是敢这么干
的并不是多数。更多的时候还是守法的人多——这是底线,毕竟现在国内化工的
规模收益已经上来了,没有必要冒着杀头的危险区做那点偷鸡摸狗的事。比如废水
的处理,我去调研的一些国企也好、私企也好,都有自己的处理装置,甚至进行
二级处理,三效蒸发、生化处理,达标排放统一进入园区水处理厂。再由园区统一
三级处理后排放,这样排放的水可以说比生活污水要干净的多。还接触过一个项目,
园区不设置总排放口,废水处理后集中形成一个人工湿地,自然降解后再经处理
达到工业用水标准。这样的园区,已经在集约化中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
也有余力进行环保关注。
这是一个过程,其发展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国家标准中不合理的地方也要修改,
这种修改往往需要很多年的努力。至今德国也是化工大国,往莱茵河中排放的污水
可以达到COD 300~400,人家的标准就是这么定的;而我国各省的标准还不一样,
辽宁的排放标准是COD 50,用这样的标准德国的企业都是不合格的。所以说发展是
整体的,不仅仅是企业要承担环保责任,国家也应该为自己的不合理政策标准负责
任才行的。而这种互动,只有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发生,否则没有谈判的资本。
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可以和发改委较力?人家已经有了谈判的地位了。
坟墓产业?现状确实很可怕,可这种可怕不仅仅存在于化工行业。其他行业往往更
可怕。不要说现在的老板都黑心,以前的国企黑心不?有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事,
技术力量没达到那个水平,想不黑心也没办法。污染不仅仅存在于化工,机械制造
污染重不重?这个往往是隐性污染,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几乎是永久性的,一节
5#电池可以永久的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
我倒是觉得版上的专业人士,应该更多的去宣扬一些化工的正面声音,以专业的
角度考虑些问题,或者说多学习些知识,不要人云亦云的去贬低自己的专业——
尤其是你对这个专业还没有了解那么透彻的时候。
【 在 forscher (forsch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传来消息,国内某大型国企在美国被判索赔1.6亿美元,虽说更多的企业并没有
: 得到惩罚,不管怎样也算罪有应得。
: 国内的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基本没有创新,也没有仿制。有些专家学者所鼓吹的中
: ...................
--
FROM 202.118.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