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传来消息,国内某大型国企在美国被判索赔1.6亿美元,虽说更多的企业并没有
得到惩罚,不管怎样也算罪有应得。
国内的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基本没有创新,也没有仿制。有些专家学者所鼓吹的中
国人创新能力不行,仿制能力超强完全是无稽之谈
国内化工(包括生物化工)的产业化技术,基本只有两个来源:买和偷。从简单的分
子二氯甲烷,二甲苯、吡啶到各种中间体、原料药,最终能经过市场竞争考验的,基本是这两条途径。国内一家知名上市民企公司老板公开宣称:技术只要国外过来的,国内的一概不要。 (当然这一点其它行业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虽然在美国偷技术被抓住会被判以重刑,但在发大财的中国梦驱使下,仍然前赴后继
。确实一旦拿到技术在国内生产,回国可以发一笔横财。但是经常好景不长,因为很快技术有会被其它厂家偷走,纷纷上马。因为国内既不会创新,也不会仿制,往往短时间集中一个技术一哄而上,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
一旦一个产品拿到国外的技术在国内生产,国外的公司通常没有办法再竞争。老板为
了赚钱,从来不把环境污染和员工的健康放在眼里。大量的河水被染黑,近海很多地方地方已经不能捕鱼,市区的工厂隔着几条街臭不可闻,监管部门收钱以后形同虚设。这样的产业,绝不是什么夕阳产业,而是断子绝孙的坟墓产业。
--
修改:forscher FROM 124.236.128.*
FROM 124.23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