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symmetrical (Asymmetrical),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我的真实感受——要学会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做实验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2004年05月14日20:49:44 星期五)
关于DMF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
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
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
我也承认,有时候试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
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
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性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
处理的国产分析纯CH3CN溶剂。文章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
科学家的注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CH3CN溶
剂 不能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
撰文指正。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
是:袁宇博士(丁奎岭小组)在杂DA反应中,发现试验结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
醛越纯,反应结果越差。从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
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 Eur. J)。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行未知
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使用的
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我们又如何根据实验结
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试验结果?
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败是新
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等等,那么
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性。
可能是因为我从事的不对称催化对杂质的敏感程度较高,所以我在几年中,曾经花了很
多时间来重复,寻找原因。
我很庆幸我刚进实验室时,接受了一位师姐的忠告,即一切溶剂、试剂严格按照标
准方法处理,哪怕他再繁琐。这个方法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书《Purification of
Laboratory Chemicals》,Edited by W. L. F. Armarego and D. D. Perrin, 4th
Edition,这也是我们上海有机所每个课题组的导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的。因为这本书是
不断综合文献中的最新处理方法,和对各种方法的不足之处的最新发现而修订的。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J. Am. Chem. Soc)发表半年后,有位韩国化学家到我们所交
流的时候,专门提到在他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合成了一个和我合成的一模一样的配体的时
候,却非常失望发现我们的文章都已经发表了。我为什么感谢那位师姐?因为我接受她
的忠告后,各种溶剂严格处理,所以只花了两个星期就合成了该配体。而事实上,在我
文章发表后,还有国内同行不能重复合成该配体,我们课题组的其他同学一开始的时候
也不能重复合成,原因无他,他们的溶剂处理都有问题。
有同学提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参照某某文献的,事实上,很多文献的处理方法是
不完善的,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才会有专门的丛书来总结。我想进入实验室时间较长
的人,都会发现有些文献的结果是很难重复的,仔细研究他们的实验方法,你会发现有
些操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作者有所保留。
提高我们的化学素养,其中之一就在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文献的正确与否,
而不是盲从。
--
FROM 20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