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概述
冰升温至0℃会变成水,如果继续使温度上升至100%,那么水就会沸腾成为水蒸气。
我们知道,随着温度的上升,物质的存在状态一般会呈现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
的转
化过程,我们把这三种基本形态称为物质的三态。那么对于气态物质,温度升至几千度
时,
将会有什么新变化呢? 由于物质分子热运动加剧,相互间的碰撞就会使气体分子产生电
离,
这样物质就变成由自由运动并相互作用的正离子和电子组成的混合物(蜡烛的火焰就处于
这
种状态)。我们把物质的这种存在状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即等离子体(plasma)。因为电
离过
程中正离子和电子总是成对出现,所以等离子体中正离子和电子的总数大致相等,总体
来看
为准电中性。反过来,我们可以把等离子体定义为:正离子和电子的密度大致相等的电
离气
体。
从刚才提到的微弱的蜡烛火焰,我们可以看到等离子体的存在,而夜空中的满天星
斗又
都是高温的完全电离等离子体。据印度天体物理学家沙哈(M·Saha,1893-1956)的计算
,宇
宙中的99.9%的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倒是例外的温度较低的星球。
此
外,对于自然界中的等离子体,我们还可以列举太阳、电离层、极光、雷电等。在人工
生成
等离子体的方法中,气体放电法比加热的办法更加简便高效,诸如荧光灯、霓虹灯、电
弧焊
等等。给出了主要类型的等离子体的密度和温度的数值。从密度为106(单位:个/m3)的
稀
薄星际等离子体到密度为1025的电弧放电等离子体,跨越近20个数量级。其温度分布范
围
则从100 K的低温到超高温核聚变等离子体的108-109K(1-10亿度)。温度轴的单位
eV(electron volt)是等离子体领域中常用的温度单位,1 eV=11 600 K。
通常,等离子体中存在电子、正离子和中性粒子(包括不带电荷的粒子如原子或分子
以
及原子团)等三种粒子。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ne ,ni ,nn ,由于 (准电中性),所以电离
前气体
分子密度为ne ≈ nn。于是,我们定义电离度β = ne / (ne + nn),以此来衡量等离子
体的电
离程度。日冕、核聚变中的高温等离子体的电离度都是100%,像这样β =1的等离子体称
为完全电离等离子体。电离度大于1% (β≥10-2 )的称为强电离等离子体,像火焰中的
等离
子体大部分是中性粒子(β <10-3 ),称之为弱电离等离子体。
若放电是在接近于大气压的高气压条件下进行,那么电子、离子、中性粒子会通过
激烈
碰撞而充分交换动能,从而使等离子体达到热平衡状态。若电子、离子、中性粒子的温
度分
别为了Te,Ti,Tn,我们把这三种粒子的温度近似相等(Te ≈ Ti ≈ Tn)的热平衡等离
子体
称为热等离子体(thermal plasma),在实际的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阴极和阳极间的
电弧放
电作用使得流入的工作气体发生电离,输出的等离子体呈喷射状,可用作等离子体射流
(plasma jet)、等离子体喷焰(plasma torch)等。
另一方面,数百帕以下的低气压等离子体常常处于非热平衡状态。此时,电子在与
离子
或中性粒子的碰撞过程中几乎不损失能量,所以有Te>>Ti , Te>>Tn。我们把这样的等离
子
体称为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当然,即使是在高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还可以通
过不
产生热效应的短脉冲放电模式来生成。
--
FROM 166.111.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