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化学》中碰撞频率的疑问
清晰的版本见附件中的pdf文档。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六版P43中给出的单位面积与单位时间器壁碰撞分子数:
z=p/√2πmkT
上式中,m为单个分子质量,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假设壁面发现方向为X方向,由动量方程:
Ft=2Nmv_x
上式中,N为碰撞壁面的分子数量,v_x 为x方向平均速度;假设碰撞前后壁面法线方向的速率大小相等,所以总动量为 2Nmv_x 。于是:
■(pAt=2zAtmv_x&?&pAt=2×p/√2πmkT Atmv_x )
化简,有:
1=2×(mv_x)/√2πmkT
于是得到
v_x=√(πkT/2m) …………………………(1)
上式导出的平均速度 v_x 与傅献彩《物理化学》第六版P43中给出的平均速度 v _x 不同;下式为 v _x 表达式:
v _x=√(2kT/πm) …………………………(2)
两者比例为一个常数:
■(v_x/v _x =√(πkT/2m)/√(2kT/πm)=π/2&?&v_x=π/2 v _x )
现在的问题是:化学上有没有关于式(1)给出的平均速度的定义?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附件(108.2KB) 关于.pdf--
修改:chenskylin FROM 182.245.21.*
FROM 182.245.21.*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Chemistry/73179/112030/mid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