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希望的样子(如何培养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我们对孩子的成长的目标状态有了期待,就要去关注如何向这个目标努力,主要是以下几点:以身作则,倾听,陪伴,引导启发,支持。
以身作则
首先以身作则的主体,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但是每个成员的重要性不一样,重要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和孩子接触时间的长短,二是在孩子心目中占分量,一般的家庭中,父母的责任是最大的。而两个因素中,第一点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的生活状态、习惯、性格,比如说懒散还是勤快,积极还是消极,干净还是邋遢等影响较多。后者会对孩子在做一些关键选择时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比如在选择学校,选择工作,选择爱人时。父母的专业,工作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孩子就读的学校、专业,以及工作的状态,工作方向的选择。比如父亲是工程师,并且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乐趣,对孩子就有一定的正向激励,孩子有较大概率选择同样的方向。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父母的感情状态会影响到孩子对婚姻的态度,以及择偶的倾向。因此,以身作则是全方位的,不能说孩子学习我们的长处和优点,却忽略我们的短处和缺点。想要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父母自己先要喜欢体育锻炼,营造出运动的气氛,这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重要,因为父母都宅在家里不爱运动,孩子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去运动的。想要孩子热爱阅读,热爱思考,我们自己先要把书本拿起来,充满着游戏、电视、手机的家庭,孩子又去哪里去找到读书的环境呢。父母自己做不到诚信,承诺孩子的事情屡屡不能兑现,孩子也就很难体会到诚信守约。想要孩子有礼貌,不说脏话,家长先要自己学会礼貌,把口头的脏话、口头禅改掉。想让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我们自己就要孝敬父母。想让孩子爱妈妈,那爸爸先要会爱妈妈,体贴妈妈,照顾妈妈,让孩子会感受爱,能接受爱,也会付出爱。对生活的趣味也是同一个道理,父母不去发现美、欣赏美,却希望孩子突然有了美的修养是不现实的,父母在生活中没有乐趣,没有笑声,希望孩子乐趣满满也是不现实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努力先自我实现。自己做不到,却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实现家长的梦想,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
倾听
与孩子相处,要做到倾听,倾就是全神贯注,把注意力完全倾注进来,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可以随便敷衍。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能感觉到你是在认真的听他,关注他还是在应付他,但他有时候却不知道如何揭穿你。倾听的重要性,在于三点,首先,让孩子有倾诉的对象,并且有倾诉的意愿,从而建立并维持一种父母和子女可以交流的关系。孩子小时候愿意告诉你,逐步长大了继续保持这种关系,这就是亲子关系极为重要的第一个环节了。和交朋友、谈对象、甚至商务谈判一个道理,对方愿意和你谈,就表示还有希望,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对方连谈的机会都不给你了,那其他的什么也都没意义了。有很多家长到后期都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犯了错或者受了表扬,就是因为交流的渠道断了,之所以断了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听孩子说的话,或者听了,也只是象征性的应付。小的时候还好,因为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即使知道父母在应付,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父母说,不得不和父母在一起,一旦孩子大了,独立了,那可能很快就和父母疏远了,因为他发现,告诉你,你也不听,听了也没有理解。还不如不说,于是自己去做了,渐渐的就疏远了。其次,倾听可以让父母真正的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什么追求和目标,从而进一步的去帮助、引导、支持孩子。或者说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能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或者问题所在,父母给与的帮助就是盲目的,甚至可能帮倒忙。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家孩子不喜欢洗澡,怎么说也不行,比如告诉她脏兮兮的小朋友不喜欢,脏兮兮的容易生病菌,但是孩子始终不乐意洗。后来有一次就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洗澡,她说不喜欢热的水(孩子对热水比较敏感,我们觉得正常的水,他会觉得热),不喜欢水冲在脸上的感觉,后来就答应他洗澡水允许她调的凉一些,并且坐在盆里,不再要求他用淋浴。洗澡的问题终于有所解决。此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面临问题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是没有对错的,也没有解决办法,比如感情的问题,爱或者不爱,是不能通过大人的干预去解决的。孩子失恋了,此时需要只是有一个倾诉的对象。父母是一个选择,好朋友是一个选择,但可能好朋友不在身边,或者实在没有可以告知的朋友,那么父母就是唯一的选择了。孩子虽然努力了,但可能还是考试没有考好,不能去理想的学校,或者事业上失败了等等。如果这个时候他不能把这个感情倾诉宣泄出来,那憋在心里可能就会采取其他的途径去宣泄。
因此父母要能够倾听孩子,小时候就是吃了什么饭,学了什么内容,交了哪些朋友。再大些可以是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对家里、班里、社会上的事情有些什么看法。再大了就可以探索更深的知识,以及人生的目标,感情上的发展等等。争取做孩子心灵上的朋友,当孩子有话说时,有欢乐需要分享,有困难需要共担时的第一个选择,同时也是一个保底的选择,而不至于无处倾诉,无人分享,无人求助,而走上其他极端的途径。
陪伴
父母的陪伴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个奢侈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事情,父母们忙于生计,或者忙于事业,父母出钱,爷爷奶奶或者培训机构出力。二、教育孩子主要由母亲承担。现在国内的现状,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最严重的的,父母么迫于生计,将孩子放在老家,或是农村,或是县城。虽然义务教育解决了孩子基本的上学问题,但爷爷奶奶只能照顾的基本的生活,孩子心灵上的关怀却无法弥补,假期的安全问题更是难以解决。城市职工的孩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生活的压力使得父母双方都要努力工作,大城市的房价、物价等压得父母喘不过气起来,忙碌了一天,有的甚至加班到很晚,实在没有时间陪孩子。当然也有一些父母,有时间,但却花在了刷手机、刷剧、刷游戏,而同时把孩子也丢给了培训班,丢给了电视,丢给了手机。孩子小的时候,对你有依赖性的时候,你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怀和陪伴,长大了和你疏远了,不在需要你的陪伴了,你却反过来说孩子不理解你,不关怀你,仔细想想,除了物质上的付出,时间上、精力上、感情上的付出才是更重要的。正如儿童心理教育学专家李玫瑾所说,在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期(0~7岁),要建立起足够的依恋关系和规矩感,这是在青春期和孩子交流,在关键问题上对孩子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而这些都是以陪伴的为前提的,如果连基本的陪伴都不能保证,孩子对父母的认知仅仅是,手机对端的声音,或者一个钱包,那是不可能有依恋的,在做错了事情,父母指出或加以管教时,太不听你的。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帮助时,他不会向你求助,即使你给了意见他也不会听取,更有甚者偏偏逆着你的意思行事。
陪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在一起,也不是监督一样的盯着,而是像放风筝一样,给他一定的自由,一开始线放的短一些,让他看到适当的风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一些事情,当他的能力变大了,就放更长的线,让他有更多自主的权利,直到最后,可以放手让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线没有了,但这种感情已经建立,孩子像鸟儿一样飞出去做自己的事情,你需要他时,他需要你时还会回到身边来。陪伴是需要时间的,但时间不是衡量陪伴的唯一指标。短时间高质量的陪伴远胜于长时间低质量的陪伴。坐在孩子旁边打一个小时的游戏,不如和孩子互动五分钟。高效高质量的陪伴是做孩子的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一起去体验世界,去思考问题,尊重孩子,和孩子有共理心,共情心。
启发引导
引导启发的想法来源于视频《中国教育现状调查》中自由教育者,郭初阳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教师应当是一个纵火者,点燃学生求索的欲望,是教室里平等者的首席,引导学生们去探索”,老师和家长教育的重点应当是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辅助他们探究事务的本质,养成就本质的习性。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接触过足够多的东西,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没有认识过的事务是不可能去喜欢的,家长需要带孩子多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观察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是兴奋的,充满了激情和渴望多参与的,并在过程中不去给孩子答案,不去告诉他明确的方法,而是告诉他目标和规则,让孩子自己去寻找方法和答案,让孩子更多的去体验、尝试,哪怕是试错,也是很好的过程和经验,让孩子更多的体会自己动手、动脑的乐趣。在经历过比较多的事情,认识比较多的事务之后,让孩子做比较和选择,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找到自己认知、思考、分析、选择、判断的逻辑和方法。而引导的主要作用是让孩子走的正,走的远。在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之前,可能会被一些违背规则的捷径吸引,比如做数学题会用手机、pad计算器,甚至做题时去网上直接搜答案,家长要做一些限制,并告知游戏的规则,和自我思考的重要性。孩子可能会沉溺与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家长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而不是粗鲁的禁止。比如孩子喜欢打游戏,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孩子可能被一些不违法的事物诱惑,这里要明确告知法律的强制性,社会规则和法律对人对物的保护以及对破坏他人财物、人身的惩罚,以及自身健康、生命的重要性,和孩子对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意义,从而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财物人身,并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支持
在孩子找到了兴趣点,有了自己的目标时,家长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支持的内容,包括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和陪伴一样,不是一味的给钱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支持还包括上面提到的陪伴,启发和引导。其次支持的程度是适当的,取决每个家庭的情况。适当的支持,而不是一味的迁就和溺爱,比如早期有个女孩,追星,追刘德华,家长倾其所有,为孩子创造条件,满足孩子追星的欲望。这里家长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兴趣的选择,二是对支持的度的把握,适当的支持可以,孩子自己没有判断力和自控力,家长在此时选择盲目的支持,那就是纵容。最后,支持要讲究方法,支持不是代劳,支持是在缺少外部条件时创造适当的条件,在成功时给与肯定,在失败时给予包容,在沮丧时给予鼓励,在快乐时索要分享,在分析判断有重大的不可逆转的错误时,指出漏洞或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在不知如何选择时给出自己的经验供参考,在重大的灾难时给与保护。
--
FROM 223.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