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下,既然光照对预防近视如此重要,为何不能改善室内光照来
不是说近视是好事,但人类知识大爆炸,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逼得小孩通过眼睛学习的近距离用眼,这样下来近视是大概率事件,反之,如果不那么大量近距离用眼眼睛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近视,但代价就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知识的掌握,二者相比大多人还是选择近视了,以后科技发展了要是能有一个方法让人不用眼睛就能掌握更多知识那样眼睛就有救了,比如脑科学的发展。
【 在 God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小近视 大了高度近视 眼轴边长 视网膜脱落风险增加
:
: 然后遗传下一代 几代人后 地球人都瞎了吧?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8」
--
FROM 221.219.18.*
我搞了好几个射灯、加台灯落地灯也才弄到5000吧,我觉得够了,非要1万眼睛受不了
其实灯光衰减非常厉害,我这些灯如果都凑一起,距离15cm的地方就超过1万lux了,但是距离50cm大概就只剩不到两千了
【 在 jiner5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居照度和户外差好多
: 户外随便照度都上万了
: 室内日常能300,500
: ...................
--
FROM 222.128.15.*
近视一代就遗传这是公认了的是吧?
视网膜有没有相应变化有没有人做过研究?
【 在 U238 @ [ChildEduc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靠进化来消除近视影响,代价是惨烈的。
: 人类的很多行为其实是逆进化的,假如真的要把人进化成视网膜适应眼轴,那就是这个场景:
: 一群群高度近视的人,视网膜破裂后变瞎,因为不适应社会而死亡,于是没有后代,而那些从小高度近视视网膜没有破裂的就生存下来,经过几万年的选择淘汰,最终眼轴和视网膜同步的基因存活下来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115.227.156.*
建议先补充一下专业知识,了解一下太阳光谱,看看护眼灯的几项数据都是代表什么。
【 在 mickey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亮一点还不容易,技术上肯定没问题啊
:
: 如果室内环境想要对眼睛好一点,需要做成什么样呢
: ...................
--
FROM 223.70.210.*
我不知道,不知为何国内有巨大的近视市场,却鲜有人研究这个,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国外搞得。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近视一代就遗传这是公认了的是吧?
: 视网膜有没有相应变化有没有人做过研究?
:
: ...................
--
FROM 222.128.15.*
没有办法 人类面临evolution选择 谁也不知道怎么搞
同样是猿有的进化为人 有的进化为黑猩猩
【 在 zhangwei108 (随遇而安)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说近视是好事,但人类知识大爆炸,脑力劳动越来越重要,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逼得小孩通过眼睛学习的近距离用眼,这样下来近视是大概率事件,反之,如果不那么大量近距离用眼眼睛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近视,但代价就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知识的掌握,二者相比大多人还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8」
--
FROM 117.136.1.*
由近视一代遗传这个现象,我认为我们生物课学的进化论是有问题,或者说不完善的。
因为这个现象体现的是用进废退原则而不是随机突变原则,不知道现在的主流遗传学理论是怎样的。
【 在 U238 @ [ChildEduc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不知道,不知为何国内有巨大的近视市场,却鲜有人研究这个,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国外搞得。
: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近视一代就遗传这是公认了的是吧?
: : 视网膜有没有相应变化有没有人做过研究?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115.227.156.*
我觉得这俩原则不矛盾,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由近视一代遗传这个现象,我认为我们生物课学的进化论是有问题,或者说不完善的。
: 因为这个现象体现的是用进废退原则而不是随机突变原则,不知道现在的主流遗传学理论是怎样的。
:
: ...................
--
FROM 222.128.15.*
电子屏也需科技更新
--
FROM 221.223.196.*
目前没有一个灯能达到这个亮度,我买了测光仪,户外轻松10万+,室内所有灯都开着等下最多2000+
【 在 mickey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室内如果光照强度达到室外的级别,是否也可以预防或者减缓近视呢
: 如果不能,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 ps,重点不是不去户外,而是呆在室内的时间是不是也能利用起来
: ...................
--
FROM 11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