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阅读赏析题,感受和答案完全相反
不是三观问题,
就是背景知识还不够
另外多做题吧,多体会出题人可能的思路
【 在 wat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
FROM 124.64.18.*
即使没有背景,也该知道
如果真的顾及前面的人,根本不会说,直接说不会不好吗
所谓举手不留情,留情不举手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三观问题,
: 就是背景知识还不够
: 另外多做题吧,多体会出题人可能的思路
: ...................
--
FROM 219.236.127.253
那不一定
有人会选择不说
有人会忍不住轻声说但觉得不好意思
有人会不当回事儿随口说
还有人特别自豪地大声说
。。。
都是正常的反应
楼主家孩子这样答就是想象了一下自己在这场景下可能的反应,折射出来的是这孩子的性格以及做事方式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即使没有背景,也该知道
: 如果真的顾及前面的人,根本不会说,直接说不会不好吗
: 所谓举手不留情,留情不举手
--
FROM 124.64.18.*
我家也是写的轻读,目的是引发后面的重读。
【 在 wat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24.64.19.*
说就是得罪人啊
和声音大小有啥关系呢
所以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一定
: 有人会选择不说
: 有人会忍不住轻声说但觉得不好意思
: ...................
--
FROM 219.236.127.253
你都没看明白我说的重点是啥。。
我重点在最后一句好吗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就是得罪人啊
: 和声音大小有啥关系呢
: 所以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
--
FROM 124.64.18.*
我家写的大声的读,为了突出自信。感觉我们答题要规范一下书面用语,写作文也时不时有口语蹦出来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也是写的轻读,目的是引发后面的重读。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61.50.220.*
你说的是
孩子以为小声就不得罪人了,其实不是
这就不是语文的问题了,为人处世的问题
所以古人说,作文先做人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没看明白我说的重点是啥。。
: 我重点在最后一句好吗
--
FROM 219.236.127.253
要我说这种题出得就很扯
【 在 wat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
FROM 124.65.218.*
拜托。。。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
: 孩子以为小声就不得罪人了,其实不是
: 这就不是语文的问题了,为人处世的问题
: ...................
--
FROM 124.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