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初一。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准备上职中了
让他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想去职高,就要自己努力。学习只能靠自己主动。你就想想你小时候成绩好是因为家里逼的,还是自己有动力?
--
FROM 111.201.130.*
看了2018年楼主的开启的话题,明白孩子今天这样的情况,部分原因的确来自于家长的疏忽——不是说要不要上课外班,而是,没有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当然,学习能力方面,估计培养也不够。但是,是不是就此就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不尽然。
初一的孩子并不晚,如果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条件,比如说完全不热爱或者糊弄学习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中等偏下而不是最落后的情况,说明孩子的智力基础是有的,甚至可能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建议家长认真去发现此点),那么,应付初中阶段的学习,从智能上估计问题不大。但是,要下功夫去改变当前的学习状态,包括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的非智力水平。这也是家长在目前阶段,最应该做的事情,除非家长也就此认为完全可以不用学习(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么,首先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期改变孩子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状态,这种氛围包括严肃的强调并坚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包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是情感上的表现。在氛围营造的基础之上,形成家庭的合力,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某种意义来说,孩子今天的这种学习认知,和家力一贯以来对学习的态度和要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并不仅仅是孩子自身一处改变的问题,仍然需要全家力量的协同。
如果如此行为,从理想的情况来看,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并依据科学的学习方式(初中各学科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很复杂,完全可以压缩进行,教改前沿学校采取的2+4模式,其中就有压缩初中到两年的意图),孩子完全可能达成学习上的突破。在初中阶段,哪怕是高中阶段,同样存在着很多孩子在改变学习认知和状态之后所谓”逆袭“的例子。如果理想的情况不能发生,那么让孩子能够追随主流的学生,成绩能够达到中等学生水平,也完全证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再次,孩子即便努力之后,情况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种可能性并不很大),那么,至少也培养了孩子的心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这样,万一去了职中,孩子也有底层的心智和非智力因素作为支持,或专攻某项技术,或直接进入商业领域,也都有了一定的条件。
--
FROM 125.33.204.*
也不是上不上辅导班的问题,难道你们从来不看孩子的作业和考试卷吗?不知道孩子哪里薄弱需要家长指导的吗?你们是不是还抱着30年前读书全靠自己的想法?现在早就是一家三口齐上阵团队作战了,我们小区有的老人有文化的,也看孩子学习看得很紧的
【 在 lanhuijia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各位朋友的回复。昨天晚上下单了《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今天早上到的。用了7个小时读完了。很有启发。
: 我的理想生活状态是: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好好工作,大家互不干扰,哈哈。但是目前实际上,让孩子自己自觉主动地从小就好好学习这事至少在我们家身上是失败的。
: 问题反映在孩子身上,病根却在父母。所以,我们和孩子商量,大家一起改变,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 ...................
--
FROM 101.241.79.*
谢谢。读书我们是认真的。
我都会一一读完。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您好,再推荐几本书给您
: 五味太郎的《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
: 这本书我是放在书房时时警告自己的,过一段时间看一看,免得自己哪天觉得孩子有问题大人没问题。
: ...................
--
FROM 118.199.95.*
他说就这成绩,上高中没问题。着什么急。
他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觉得自己没那么差。其实够差了。
【 在 qingtian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让他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想去职高,就要自己努力。学习只能靠自己主动。你就想想你小时候成绩好是因为家里逼的,还是自己有动力?
--
FROM 118.199.95.*
非常感谢。这一定是校长级别的回复。
智力是普通孩子智力,加上家长疏忽,造成孩子对学习不重视,不刻苦,不进取,不当回事。
如果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我是想了半天找到的。第一,比较爱读书(小说,沈石溪一套,凡尔纳一套,刘慈欣一套,一套一套地看……市面上流行的,都看。但语文一般);第二,除了不爱学习,其他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思考得比较周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到的办法比较多;第三,身体素质比较好: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及其他各项运动都比较爱好,也都还可以;第四,与外人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每天到小区玩耍,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老人,小孩,他都跟人家玩。总之,只要玩,怎么都行。一说学习,就面露难色。
之所以成绩不是最后一名,是因为考试之前突击突击。不突击的话肯定就是倒数。
【 在 returnb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2018年楼主的开启的话题,明白孩子今天这样的情况,部分原因的确来自于家长的疏忽——不是说要不要上课外班,而是,没有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当然,学习能力方面,估计培养也不够。但是,是不是就此就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不尽然。
: 初一的孩子并不晚,如果考虑到孩子自身的条件,比如说完全不热爱或者糊弄学习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中等偏下而不是最落后的情况,说明孩子的智力基础是有的,甚至可能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建议家长认真去发现此点),那么,应付初中阶段的学习,从智能上估计问题不大。但是,要下功夫去改变当前的学习状态,包括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学习的动机,以及学习的非智力水平。这也是家长在目前阶段,最应该做的事情,除非家长也就此认为完全可以不用学习(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么,首先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期改变孩子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状态,这种氛围包括严肃的强调并坚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包括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是情感上的表现。在氛围营造的基础之上,形成家庭的合力,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某种意义来说,孩子今天的这种学习认知,和家力一贯以来对学习的态度和要求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并不仅仅是孩子自身一处改变的问题,仍然需要全家力量的协同。
: 如果如此行为,从理想的情况来看,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并依据科学的学习方式(初中各学科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很复杂,完全可以压缩进行,教改前沿学校采取的2+4模式,其中就有压缩初中到两年的意图),孩子完全可能达成学习上的突破。在初中阶段,哪怕是高中阶段,同样存在着很多孩子在改变学习认知和状态之后所谓”逆袭“的例子。如果理想的情况不能发生,那么让孩子能够追随主流的学生,成绩能够达到中等学生水平,也完全证明孩子的学习能力。再次,孩子即便努力之后,情况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种可能性并不很大),那么,至少也培养了孩子的心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这样,万一去了职中,孩子也有底层的心智和非智力因素作为支持,或专攻某项技术,或直接进入商业领域,也都有了一定的条件。
: ...................
--
FROM 118.199.95.*
嗯嗯。他对未来确实没什么想法。之前说过想当富二代,被我训了一顿。
【 在 site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得好好谈谈心了,不要居高临下的谈,尽量用平等的视角。谈谈孩子对未来的想法,怎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谈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轨迹。
--
FROM 118.199.95.*
实在不行就考虑职业教育专业和出国。
尽量能考上高中。
【 在 huagang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落后了六年 要抓太难了 考虑下职业教育学啥吧
--
FROM 118.199.95.*
其实这种孩子适合搞运动专项,走体育生,现在初一也来得及.
【 在 lanhuijia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这一定是校长级别的回复。
: 智力是普通孩子智力,加上家长疏忽,造成孩子对学习不重视,不刻苦,不进取,不当回事。
: 如果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我是想了半天找到的。第一,比较爱读书(小说,沈石溪一套,凡尔纳一套,刘慈欣一套,一套一套地看……市面上流行的,都看。但语文一般);第二,除了不爱学习,其他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思考得比较周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到的办法比
: ...................
--
FROM 111.192.166.*
【 在 lanhuijia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这一定是校长级别的回复。
: 智力是普通孩子智力,加上家长疏忽,造成孩子对学习不重视,不刻苦,不进取,不当回事。
: 如果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我是想了半天找到的。第一,比较爱读书(小说,沈石溪一套,凡尔纳一套,刘慈欣一套,一套一套地看……市面上流行的,都看。但语文一般);第二,除了不爱学习,其他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思考得比较周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到的办法比较多;第三,身体素质比较好: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及其他各项运动都比较爱好,也都还可以;第四,与外人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每天到小区玩耍,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老人,小孩,他都跟人家玩。总之,只要玩,怎么都行。一说学习,就面露难色。
: ...................
窃以为,“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这句话略有不妥。作为家长,眼里除了孩子的品行和学业上的不足,更可以看到孩子的优胜之处(相对自身的),因为后者,为我们帮助孩子进行改善,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点点的说。爱读书,以及读书的方向,反映了孩子的兴趣所在。沈石溪、凡尔纳、刘慈欣,如果一定要归类,还是偏自然科学(含科学幻想)一类,或许,孩子的智能结构中,有一定的讲究逻辑的科学倾向呢?读书本身也代表着个性的能够沉静和专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思考周全,办法很多,这表示孩子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灵活度,从个性上,也有缜密的一面;身体素质,估计这与你们的培养很有关系,肢体运动比较协调,柔韧性也不会很差,其运动意志品质能够为学习意志品质的迁移提供条件;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按照加德纳的说法,这也是一种智能,先不深究太多,仅就适应性和同理心而言,应当具有基础。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有理由说孩子的人格发展情况,其实是正常且偏良好的。那么学习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错误的学习认知。因为长久以来依靠记忆就能解决学习问题的历程,让他对学习的理解和对自身的理解都有较大的事实偏差,且他认为目前的差距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随便努努力”就可以弥补的。至于说面露难色,也不排除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部分所在,但是仍然不愿意承认——其实我猜,他的学科成绩中估计还是有部分方面是值得赞许的吧。
当下你们可为的事情,就是从学习认知入手。如果说中学课程简单,那么,我们就看看真实的中学要求,是否满足;如果说自己的思维能力足够,那么,就看看是不是真的足够解决中学学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打掉他的不合理预期,同时也促使他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对家长来说,我认为你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孩子的感知那里树立唯一的目标,不是出国,也不是读职业教育选择专业,你们完全可以明确告知孩子,即便是都职业教育学校或者出国,其实同样要面临学业的压力,甚至是更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出国教育。如此一来,你们可以营造一个为高中学习而努力的氛围,从而让孩子也进入这个氛围之中,为家长的工作形成合力创造条件。
总起来说,我的感觉是,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基本学习能力问题不大,学习认知和学习动机是当前的重点,这个问题解决,后面是大有可为的。最后还是强调,家长最好暂时不考虑中职学校,艺术体育和出国教育的事情,尤其是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退路。
【 在 lanhuijia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这一定是校长级别的回复。
: 智力是普通孩子智力,加上家长疏忽,造成孩子对学习不重视,不刻苦,不进取,不当回事。
: 如果非要找一下孩子的优点,我是想了半天找到的。第一,比较爱读书(小说,沈石溪一套,凡尔纳一套,刘慈欣一套,一套一套地看……市面上流行的,都看。但语文一般);第二,除了不爱学习,其他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思考得比较周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想到的办法比较多;第三,身体素质比较好: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及其他各项运动都比较爱好,也都还可以;第四,与外人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每天到小区玩耍,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老人,小孩,他都跟人家玩。总之,只要玩,怎么都行。一说学习,就面露难色。
: ...................
--
FROM 125.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