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样长串4位数相加怎么就一眼看出非常好凑整等于4万了?
这是一道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的题目。
优点在于其背后的解题理念,即:
1. 多位数加减法,加法比减法更不容易出错;
2. 多个数同时相加,比多个数同时相减,计算起来要快很多,因为可以列竖式批量加多个数;
因此,多个数相加,应尽可能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所以题目的解题思路就是“去括号再加括号、将加项和减项括在一起分别计算”(引号内容为《思维创新大通关》答案解析原文)。
缺点在于:
加项的和,被出题人刻意凑成了40000;减项的和,也被刻意凑成了20000,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会把重点从上面提的解题理念、错误地转移到“如何才能看出这几个能凑成整数”这一点上来,这就违背了出题人想表达的本意。
试想,如果加项和减项最终算出来是这样的结果:78609-20746=57803,基本上就不会引起家长和孩子的误解了,就不会有lz这样误认为有什么莫须有的“奇招妙计”,能一眼从这么多加项中凑出整数来——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妙招(即使有,也是雨人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天才)。
所以说,面对这种题,弄清楚其想表达的理念,把这些精华的理念提炼出来传递给娃,看看能否有所启发,能否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样比起单纯的吐槽来,想必能给娃的成长带来更大的益处吧。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49.7.199.*
设计题的人真的是有毛病。讲题的更是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n ...
--
FROM 175.175.130.*
小学数学虽然简单,但是数学的逻辑和发展历史跨越可不简单。这道题本质上是体现 加法是凑整数-〉我们才有进位的发明,而减法是加法的逆过程,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出一个朴素的观点(世界是否有阴阳对立的概念,能否从反面思考问题?),而减法再进位制下是“猜”的过程-〉我们才感觉不好算-〉这个时候才会出现算式工具等概念,...。这个时候更应该引导小孩对知识体系的建立逻辑和背后普遍认知的规律,这才能为高年级学习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不过培训班不可能这样教孩子,家长也不同意,这样教也费老师,或者大部分老师只能看答案将答案。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23.121.75.*
做这种题目没啥意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15.204.228.32
有意义,培养算数准确性,适量做一些就好
【 在 plmnko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这种题目没啥意义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
--
FROM 124.65.47.*
骗钱的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111.173.189.*
五个数以内还能凑一下,这么多不是烂费时间么
【 在 whitefox84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图,老师说这就好凑整了,等于~~~40000,等于~~~~20000,我太笨了,看不出来啊,有什么简便计算方法吗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
: [upload][/upload]
发自「今日水木 on PCT-AL10」
--
FROM 101.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