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研究了下导引这样刷合适
同意你的说法,真正爱好数学的都是注重基础和原理的,我国大部分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是以结果和成绩为导向的,说实话不利于数学学习,无法开拓思维,就无法创新,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刷题机器。这也是这么多年机构教套路横行的基本原因,哪个老师敢说我教思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又长时间看不出成绩的,家长也不肯出钱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one23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精力还是要认真对待基础体系的,学校的课本对很多数学基础概念讲的并不透彻,家长如果不留意是注意不到这点的。
举个例子你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2.131.27.*
一年级的都很牛,初一,高一再这么牛的不多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luarabe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奥数课都没上过啊,记得您家宝贝应该才一年级是吧,那还是非常牛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39.*
认知有限,多说无益,你啥时候把刷题跟小奥联系起来的,把小奥和数学原理定义对立起来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学小奥就是刷题,学减法定义就是基础和原理,怎么这么搞笑呢,小奥就只有刷题能学?小奥就没有数学原理与基础?有精力就学小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39.*
由小及大,社会都这样,有爱好学数学的是少数人,不代表大多数就是对的,社会进步就是从小做起,大家都贪腐,有几个清官?那就不反贪啦!医生都跟湘雅二院的张xx一样,也不用纠正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一通大道理,好像自己多有认知,有几个人适合研究基础和原理,减法定义是你定义的?还爱好数学,有几个孩子能爱好?个个都有能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39.*
我也没说刷题有错啊!你不要掉在自己学小奥刷题就听不得别人客观说奥数的坑里面,我只是同意版友的,数学需要基础学习,概念原理理解,需要开拓娃们的思路,如果你揪住奥数就是刷题,也别回复我了,10几年来证明大部分奥数就是教套路,而非培养娃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这些能力也不是上几年奥数就学会的,版上那么多学小奥的,除了以结果为导向考一个好的初中,这么说有错吗?到了初高中学奥数打竞赛的有几个,大部分娃不是陪跑是什么,而且上了初中也没有因为小学学了奥数就比不学的孩子成绩好,不具有相关性的被你拿出来说的头头是道,有意思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谁告诉你的刷点题,就是错的,就需要纠正?拿这个和反腐有点过了吧,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没有对错,你联系下上下文,看看这个帖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39.*
灵活运用靠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底,学一推花拳绣腿不就是皇帝的新装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学套路不是不行,关键在于如何灵活运用
也有笑话,业余中象比赛,选手不会单马破单士,不成笑话了
棋类高手在于,能灵活运用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39.*
养娃是个慢过程,学数学更是,小学阶段,我认为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思考方式,看相关数学书籍,要命的数学,DK出品的书,thinkfun系列游戏,包括小孩爱玩的迷宫就是一种分类讨论的思想,视觉大挑战就是一种整体和局部的考虑问题方式。家长还是要帮助娃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不放过娃问的每一个问题,这是娃经过思考存疑的问题,如果能引导娃自己得出结论,比如一题进行多解,多解归一,娃以后的学习之路才能更顺畅,即使数学领域无建树,不会耽误其他领域的发展,毕竟思考能力和看问题的角度,想问题的方式提高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isuper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认同。原理彻底熟练掌握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书呢?总不能家长研究课本,然后来拓展吧?
最近让娃上了两节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2.131.27.*
举个简单例子,零为什么不能做分母,有几个高端班老师给娃解释清楚了,其实娃的有些概念原理问题,大人都认为简单顺嘴一带而过,并未真的和孩子一起查一查,讲一讲,很多就说以后你们的学习会讲到,跟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讲中文语法似的,小学老师说初中老师会讲,到了初中老师说小学老师讲过了,娃学了个寂寞。碰到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急功近利的结果导致那么好的老师事实是不存在的,尤其现在一对一你给老师2000一小时,老师1对5,俩小时,一人500,多少钱,更不用说网络大课了,学习是个慢工夫,老师急着挣钱,你急着给娃提成绩,上好初中好高中,必然思考问题的时间减少,大家裹挟的一起卷。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huicube 的大作中提到: 】
数学原理部分,感觉刘嘉的红皮教程算是比较好的,两思UC的教材都用过,没什么原理性的内容,碰到好老师,上课会讲一些原理,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2.131.27.*
不要依据你的臆想得出不靠谱的结论,这是学习数学大忌,先理清楚自己的逻辑再说话。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angrycm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要不孩子小要不孩子水平低,所以才会关注这种问题,不如用你扎实的基础回答一下我孩子这道小奥题,看看会不会,n边形的所有对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2.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