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英语重要的家长。。。。
英语当然重要,但是跟将来是否出国,外企啥的,屁关系没有。
上了大学,或者将来读研,读博,看英文资料是必须的,你不能只看国内的论文吧
如果你投了国际期刊,去开会或者国际学术交流,不同国家,唯一的互通语言是英语。
如果还在争论学英语,崇洋媚外啥的,就显得low了
--
FROM 111.198.26.*
版上没几个看英文资料的,岂不是很正常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际会议早就不需要当事人自己讲英文了~~~另外,我真怀疑版上有多少人看英文资料的,别说英文的了,中文的可能都没几个人看
--
FROM 111.198.26.*
你怎么知道我没试过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白了就是你听说英语对阅读文献很重要,但实际上你没试过~~~~~
--
FROM 111.198.26.*
不和你讨论。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是真试过,你真觉得读英文文献需要很好的英语水平?
--
FROM 111.198.26.*
你这只是对chatgpt的自媒体认识
【 在 foza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chatgpt已经告诉我们自然语言=强人工智能
: 基本上语言=智力
--
FROM 111.198.26.*
现在双减,一是减轻学校的校内学习任务,
二是整顿校外教培。
【 在 rpking4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这么说 公立学校什么都别教了,数学也是学而思教的好,语文1v1也比大班好。 学校躺平,拼课外班,倒确实是现在双减的思路。
--
修改:ColinYu FROM 111.198.26.*
FROM 111.198.26.*
一词多义,概括性描述,哪个语言都有,英语也一样,而且英语的高度概括不比中文弱。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句zz不正确的话,中文不适合做国际通用语言。因为中文的概括性更强,也就有更多的同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作为日常用语没问题,但是作为国际语言,尤其是正式场合的语言(尤其是书面语),对准确度要求极高的场合,中文会产生很多沟通问题。
: 曾经有人做过试验,同样一本书的电子版,中译本的文件大小比英文原版要短30%多,有的甚至能达到一半。同样一本书,它的信息量不应该因为语言不同而增减(假定翻译没有删减东西。)。这意味着中文的信息密度更大,但也意味着冗余度更低。而增加冗余度除了更便于理解,还可以消
: 除歧义性。而中文在这方面上,并不占优势。而在很多的正式的国际交流场合,准确性恰恰是第一优先级的。比如同样是“民族”,某些场合是民族国家(nation)的概念,而有些场合则是偏向于种族(race)的那个概念,内涵完全不一样。远的不说,本站还有很多人分不清此民族非彼民
: ...................
--
FROM 111.198.26.*
评价信息量的大小,一般不用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而是用 熵 来表示。
这是信息论 的范畴。所以一篇文章,用英语1000个字母, 中文600个汉子,熵是一样的,没
有信息密度这个说法,不能说因为这样,所以中文概括能力强。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更多”是什么意思?
: 另外,我后边一段引用是从信息的角度分析,这个应该很“科学”吧?
--
FROM 111.198.26.*
你说的这几个,都不能表示信息量的大小 或者信息量的多少。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当然不是文字多少,而是文件的大小,或者说文件编码的大小。可以理解为存成文件的0-1的多少。
: [upload=1][/upload]
--
FROM 111.198.26.*
你在哪里看到信息密度一词?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搞错了吧?同样一本书,不会因为语言不同而信息量有所不同(除非翻译刻意增删),中英版本的信息量是相同的。而中文版存储的bit数更少,这不说明问题吗?同样的信息量,你用更少的bit数,那不就是信息密度更高吗?可世上哪儿那么多有多快好省的好事儿?有一利必然有一弊,
: 玫揭桓龊么Φ耐北厝灰惺芰揭环矫娴拇邸D憧梢远员纫幌率右羝笛顾醯睦印D阊沟迷胶荩У男畔⒈厝灰苍蕉唷#ǖ比唬兴降奈匏鹧顾酰鞘毕喽杂谠嘉募而言的,而且,无损压缩也不是没有其它的代价的。)
--
FROM 111.1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