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学只学文化,不培养爱好,不在别的方面浪费时间
体校训练确实比较乏味,貌似俱乐部要好很多。我娃停训后虽然还会每周游一次,但是说不上喜欢,她同学在俱乐部训练的现在也还挺爱游的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惜,我看他们高中偶尔拉琴还不错啊,调节一下学习压力,那些小学学弦乐花时间比较多的,真的拉的不错,以后进大学乐团无压力。我妹妹在业余体校学游泳,还得奖了,体校老师要她走专业,她爸爸没同意,没觉得可惜,锻炼身体了,而且培养运动习惯了,她快40岁了还爱运动,但是不喜欢游泳。我没有培养过,没有爱好,只会刷手机。
--
FROM 202.85.218.*
我们跳舞也是一周一练的,不过我们就是打个酱油,参赛不太行那种…纯属于陶冶情操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学舞蹈娃举个手,舞蹈跟游泳可不一样哈,体育项目需要一周N练,舞蹈一周一次课也是可以保持状态并缓慢进步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其实不一定的。学乐器,尤其是练琴,如果一直没有目标慢慢练,遇到瓶颈期是很难突破的;如果一直突破不了技术难度,多半就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导致体验感有限;如果没有目标驱动、时间又紧的话,就很难一直坚持下去了~
所以小学时期集中火力攻克一级一级的技术难度,是有意义的,中学以后基本保持住不下滑太厉害就可以了。水平越高,越容易从中享受到乐趣,越容易成为终身的爱好。当然这是在兴趣没有被挫伤的前提下~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所以我现在觉得特长不特长的,其实培养个普通兴趣爱好更重要,比如练琴,小学逼着练过了多少级的,没准不如温温热慢慢练,高中压力大愿意弹几区放松放松的效果实在。要是这样培养,其实小学练一下也不耽误学习,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看家长上不上心提供点条件的事,和学校好坏关系不大
: :不可惜,我看他们高中偶尔拉琴还不错啊,调节一下学习压力,那些小学学弦乐花时间比较多的,真的拉的不错,以后进大学乐团无压力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3.127.160.*
同意
【 在 dd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练到初一暑假停训,现在每周自个游一次,跑两次步,训练量比以前差很多,但是系统训练带来的好处还在延续:中考体育项目是小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这个就跟中学以前打的底子有关了~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跳舞也是一周一练的,不过我们就是打个酱油,参赛不太行那种…纯属于陶冶情操
: :中学舞蹈娃举个手,舞蹈跟游泳可不一样哈,体育项目需要一周N练,舞蹈一周一次课也是可以保持状态并缓慢进步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3.127.160.*
音乐我完全不懂,不过要是兴趣一直有那确实很好啊。我们楼下有个大哥哥天天八点多开始弹琴,我问娃感觉如何,娃说特好听,听着这么好听的音乐睡觉都很美好。那些曲子听着就觉得楼下那孩子在狂飙指速…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不一定的。学乐器,尤其是练琴,如果一直没有目标慢慢练,遇到瓶颈期是很难突破的;如果一直突破不了技术难度,多半就只能停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应该是吧,没到比较高的级别确实就一直在比较低的水平晃悠了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跟中学以前打的底子有关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进了好大学就会发现,大学里多才多艺的同龄人更多啊~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我小时候去邻居家玩,经济条件差不多,看他们家娃又是学电子琴又是学跳舞,内心还是羡慕的。记得一次学校跳集体舞,要穿舞蹈袜,我还是去他们家借的。不过后来他们羡慕我上了好中学好大学。对于普娃而言,有付出才有收获。
: :
--
FROM 123.127.160.*
我们那会儿还好,有高水平特长的孩子还是少数,现在的娃确实个个都有才艺。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进了好大学就会发现,大学里多才多艺的同龄人更多啊~
:
--
FROM 223.71.190.*
我觉得“我们那会”估计比您那会年代更早一些,嘻嘻~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那会儿还好,有高水平特长的孩子还是少数,现在的娃确实个个都有才艺。
: :
--
FROM 123.127.160.*